9月14日,中歐正式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將兩地各100種地方名產納入保護范圍。加上第二批,一共將落實550種產品。例如中國的普洱茶、郫縣豆瓣、煙臺蘋果、南京鹽水鴨,歐洲的帕爾馬火腿、丹麥藍乳酪、法國香檳、慕尼黑啤酒這些特產都被納入到協定中。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給這些特產在兩地都頒發了“身份證”,誰是真尖貨,看標便知。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協定的簽署意味著,來自世界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無法再使用這些特定商品名稱。類似商品不能叫這個名,更無法享有相應的優惠政策和銷售溢價。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簽署,折射出中歐深化經貿合作的決心,現實也正是如此。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1日報道,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德國最大出口客戶;商業內幕網站提到,中國仍是歐盟重要的貿易伙伴,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占到歐盟的16%;路透社報道稱,上月在與中國國務委員及外交部長王毅的會談中,意大利外長則表示中意雙方需要建立更為緊密的關系。
疫情沖擊下,全球經濟形勢嚴峻,正是務實合作、互利共贏的恰當時機。中國歐盟商會的問卷調查顯示,會員中只有11%企業考慮重新規劃投資,這一比例達到過去10年來最低,表明在華歐企愿意長留中國。
很明顯,某些國家干擾中歐合作,不能阻擋全球區域合作應對經濟挑戰的潮流。脫鉤,注定就是他自娛自樂的“單機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