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秋時節,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令人沒想到的是,有人竟然為了追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的毒蘑菇,而一些網絡商家也將毒蘑菇當成了“搖錢樹”。“吃了可以見小人”“見不到小人給差評”……近日,有媒體報道,部分賣家借助互聯網平臺,向消費者兜售含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產品介紹和評價中,一些人還宣揚菌類的“致幻”作用。
資料顯示,國內有毒蘑菇的種類將近500種。種類繁多的毒蘑菇,帶來的是巨大的安全隱患。截至目前,中國疾控中心今年已經處理了近300起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中毒人數超過800人。根據以往事件分析,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死亡率在20%左右,在毒性強、中毒死亡率高的同時,目前并無針對毒蘑菇的特效解毒劑。如果說誤食毒蘑菇是悲劇,主動試吃毒蘑菇毫無疑問是鬧劇——“拼死吃蘑菇”的背后,到底是找刺激還是找麻煩?
隨著描述誤食帶毒野生菌后出現幻覺的短視頻在網絡上走紅,一些不明情況、尋求刺激的人開始主動搜尋這類“致幻菌”,利欲熏心的不法商家趁機大肆攬客。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因食用蘑菇而中毒的人數不斷增多。不久前,“云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根據云南省衛健委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云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
然而,觸目驚心的悲劇并未阻止一些人“以身試險”的步伐,在不法商家的推波助瀾下,原本鮮為人知的毒蘑菇釋放著致命的誘惑。毒蘑菇“走紅”的過程中,網絡賣家無疑是幕后最大的推手,正是經他們之手,那些原本長在深山密林的毒蘑菇,才出現在公眾的眼前。為了推廣“生意”,不僅熱衷于炮制諸如“吃了可以見小人”的營銷噱頭,甚至直接在直播平臺上“帶貨”,通過各種話術來勾起網友的好奇心和購買欲。
不法商家樂此不疲,主要原因是利益驅使——如一些打著“致幻蘑菇”旗號的店鋪中,“見手青”是常見品種,從收購到售賣,其每公斤利潤可達100元左右,如此暴利誘惑之下,一些商家鋌而走險可以想見。
危險的毒蘑菇竟成為“網紅產品”,在這條黑色產業鏈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網絡直播和銷售平臺難辭其咎。不法商家以“致幻”描述進行噱頭營銷,雖然成功吸引了網友的注意力,但卻未能引起網絡平臺的警惕和關注,對于此類極具誤導傾向且又隱含巨大風險的行為,網絡平臺不僅沒有任何風險提示,甚至坐視毒蘑菇成為“爆款”,由此給公共安全埋下巨大隱患。究其原因,還是在網絡上兜售有毒野生菌不需要提供任何資質證明,電商平臺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審核與質量監督機制。不法商家鋌而走險的背后,一方面是因為法律意識淡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違法成本低廉——即使被網絡平臺發現,往往也只是產品下架,鮮有人因此承擔具體的罰則。
鏟除有毒野生菌的“致命誘惑”,需要進一步規范互聯網平臺對經營者的資質審查,以及對食品信息的監控,不僅應針對食品安全內容增加風險提示,而且應及時向職能部門移交可能涉及違法銷售的相關線索。這既是電商平臺的職責所系,也是推動農產品電商健康發展的關鍵。農產品電商方興未艾,食品安全任重而道遠,在質量監督部門加快技術升級與管理更新的同時,電商平臺亦有必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實現“生產可記錄、安全可預警、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共同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生命安全面前,噱頭營銷是可恥的,以身試險是可笑的。消費者面對異想天開的噱頭營銷,有必要保持足夠的理性,切勿為了追求刺激拿自己的生命安全開玩笑。當你“獵奇”的時候,很可能成為別有用心者悄悄瞄準的“獵物”。(趙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