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國際象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于“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乒乓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
前陣子火爆的《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就引發網友熱議。就這份“鄙視鏈”名單看來,“顧佳式焦慮”并非空穴來風,而是中國家庭的縮影。如果說在幾年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意味著要給孩子多報幾門課外興趣班,給孩子找到盡可能多的興趣開發機會,那么如今家長們面臨的這種新趨勢不僅越發“燒錢”,還讓孩子們“燒腦”。
從何時起,小眾、特別、儀式感成了評判興趣班是否足夠高級的標準了?加入興趣班,初衷是為了讓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本該以孩子的個人意愿和能力特長為優先考量,才能夠讓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興趣發展方向。但如今的新導向顯然不是這么考慮的,孩子的興趣班似乎變成了“預備班”,變成了家長的名利場。父母為子女報班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讓孩子享受到“小眾優勢”——以小眾特長換得名校敲門磚、結交高層次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的品位和能力提供證明——自己眼光獨到、有想法,更有實力護航孩子成長。
站在一些父母的角度上看,盡可能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條參賽選手少的“賽道”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的無奈之舉。這些家長被社會潮流的發展裹挾前行,未必輕松,可為了孩子,再難也得咬咬牙。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本無可厚非,但要讓這股風氣“剎住車”,關鍵還要從根本上消除這種“鄙視鏈”的影響,扭轉家長對于興趣班“鄙視鏈”的認識誤區。家長應認識到,一些興趣科目之所以成為“冷門”,并非科目本身特質所致,而是由于國內師資少、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這就意味著這些小眾興趣在國內缺乏系統的評價體系,以后實用場景也有限,即使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去學習,也未必能收獲很好的效果,不過圖個“噱頭”而已。而且,要是興趣班完全脫離了興趣,而成了父母強加于孩子身上的喜好,那么長此以往,不僅孩子的興趣得不到激發,反而可能會在興趣班中徹底失去興趣。這樣的結果,相信也并非父母所盼。
說到底,興趣班的應有之義是幫助孩子找準自身優勢,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思維方式,父母應該因材施教引導孩子獲得多方面的興趣和技能,如此方能促進其綜合素養全面提升。(許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