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村干部“倒貼”干工作,人們習慣性地認為這是一種先進典型事跡,但在某些地方,這卻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現狀。
日常辦公經費解囊相助,項目工程費用舉債墊付,公務接待考察自掏腰包……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村干部在“倒貼”集體工作開支。一位村支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5年村里修硬化路,項目撥付資金90萬元,只夠鋪路面,配套設施缺錢,她墊付30萬元。該村申請省級傳統村落,做村莊保護發展規劃,花費11萬元,其他村干部湊了7萬元,她自己墊付4萬元。環境整治、道旁綠化……保守估計,該村支書每年往村里倒貼20萬元。
這位村支書之所以能持續“倒貼”,是因為她原本是在外做生意的成功人士,鄉親們選她回村當干部,也是希望她能為村里發展做貢獻。雖然持續“倒貼”贏得了口碑,但這位村支書能堅持多久,恐怕需要打上一個問號。村干部“燃燒自己”的貢獻方式,不僅難長久,而且也顯得有些殘忍。媒體調查中發現,“倒貼”工作的不只是成功人士,不少家境并不富裕的村干部也在“倒貼”。甚至,越是在經濟基礎差的地區,越容易出現此類現象。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鶎庸ぷ髑ь^萬緒,村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干部自然要不怕吃虧,但不應該總是讓村干部吃虧,更不能讓人不明不白吃“啞巴虧”。不是每個村干部都有“倒貼”的實力和意愿,如果吃虧成為村干部的“標配”,難免會讓人望而卻步,使村干部這個崗位成為“燙手的山芋”。
值得一提的是,肯吃虧、能吃虧的村干部往往年齡偏大,一方面因為他們對家鄉有感情,另一方面是因為有經濟實力。相比之下,年輕的村干部因經濟實力有限往往經不起頻繁“倒貼”,而頭腦靈活、年富力強的他們,恰恰是農村基層工作最需要補充的新鮮血液。當下,國家在大力推行大學生村官,各地也在鼓勵有知識有眼界有想法的年輕人到農村去,如果當村干部就意味著吃虧,勢必會給村干部用人機制的“推陳出新”制造障礙。
回到這一問題上,村干部之所以頻頻“倒貼”,主要有三種情況:資金預算投入不足、集體收入使用不便、任務指令處理不完。扭轉這樣的局面,首先應該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將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干部基本報酬等納入預算,讓想做事能做事的村干部敢做事,讓肯吃苦的人不吃虧。除此之外,不僅有必要培育發展集體經濟,為解決基層經費難題添磚加瓦,而且應優化資金審批、監管流程,賦予村級組織更多的資金使用權與自主權。
此外,報道中有一處耐人尋味的細節:在某個已摘帽的貧困村,每月公用電費就得約3000元,每年打印費為3000元至4000元。相比起具體金額,這組數字背后的內容更值得關注——高額的電費和打印費到底用在了哪里?實際上,電費和打印費不失為基層農村工作負擔的一個縮影,正是因為有太多需要填報打印的工作表格,所以才會出現如此高額的費用。因為忙于填表,不少基層干部被調侃為“表哥”“表妹”,繁忙的工作已經使人應接不暇,如果再讓他們承擔相應的成本,更顯得有失公允。以此來看,村干部的吃虧不僅體現在福利待遇上,同時也體現在工作壓力上,而要避免吃虧,必須先減負。(趙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