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9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崑和93歲的夫人朱慧楠教授做出一項決定:向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400萬元,設立“新生助學金”,這筆“新生助學金”將在未來5年內,每年向133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各資助6000元。(9月15日《公益時報》)
其實,這不是崔崑夫婦的第一次捐款。最早一次捐款是在2013年,那年他們向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出420萬元,五年捐完,用于設立“勤奮勵志助學金”。時至今日,崔崑夫婦捐款總額超過了1000萬元。而所捐出的1000萬幾乎是他們畢生積蓄,全部來源于工資和補貼。
盡管7月3日整個捐資沒有儀式,留影照都沒有拍,老人專門叮囑“不要宣傳”。但消息還是在校內傳開,再次感動了喻家山。
據了解,出生貧寒、一生勤奮報國的崔昆院士,有著60余年黨齡、70年教齡。為了幫助貧困生真正解決問題,兩位老人對于如何設計資助人數、額度,都有自己的打算:他們考慮了貧困生的比例,每筆8000元的金額則是參照國家獎學金的標準,加上最新一筆新生助學金,全校將有超千人獲得資助。除捐資助學外,今年武漢疫情期間,兩位老人還交了一筆100萬元的特殊黨費。
別看兩位年過九旬老人對學生、對社會“出手”如此大方,但自己生活卻十分勤儉,并非“土豪”。如今他們沒有請家政服務,仍然是自己洗衣做飯做家務,崔院士負責掌勺燒菜,他老伴負責理菜燉湯,分工明確,飲食與武漢普通老人無異,清淡、不講究吃喝。崔院士一件襯衣穿了30年,一件穿了十幾年的夾克,他自認為很新。“既然還能穿,為什么要買新的呢?”談到未來生活,崔崑院士表示和老伴商量好了“只做兩件事情”:他寫書,她搞集郵唱歌,一起做公益活動。“希望在我們走的時候把錢都用出去,用到有用的地方,我們走的時候就會很快樂。如果我們走的時候,還有一大堆錢放在銀行里,就是遺憾。”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許多受到資助的學生,從兩位教授身上感受到的不僅是生活上的有力幫扶,更是精神上的激勵與鼓舞。正如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2016級本科畢業生楊飛所說:“崔昆院士和朱慧楠教授在生活上淡泊名利、廉潔自律,在科研中嚴格嚴謹、不斷創新,令人敬仰,值得自己一生學習。”也有網友稱贊說,崔昆夫婦是“國之脊梁”:青年時立志報國,中年時踐行不渝,耄耋之年依舊持續奉獻、照亮人心,鞠躬盡瘁、師者風范。
筆者認為:做人為學如煉鋼一絲不茍的九旬院士夫婦一言一行更是“照”出了共產黨員的本色初心,“照”出科研工作者的責任擔當,“照”出師生的真摯情懷。也如一位網友留言:老一輩科學家把全部的青春智慧和心血都貢獻給國家和人民!晚年想到的還是國家和人民!一輩子的情懷讓人感動,值得崇高的致敬!這也讓我們當代大學生真正接受了一次教育洗禮——不追名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