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張衡路與仲景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美麗之都小區,在周圍燈光映襯下,爛尾樓黑魆魆連成一片。而據媒體報道,美麗之都小區只是個縮影,2014年南陽市政府統計,中心城市有302個問題樓盤,如今依然有多個樓盤處在爛尾狀態。
報道提到的,其實也不是新問題了,因為大量樓盤爛尾,河南南陽很早就被冠以了“爛尾樓之都”的稱呼。從2014年開始啟動整治以來,還是有大量樓盤無法交付,要么是只建了個毛坯,相關設施尚不完善,要么是證照手續不全,住戶拿不到房產證。
當地提供的數據顯示,302個問題樓盤中,還剩下28個項目難以推動。難以推動,說到底是因為,它所牽涉的問題太系統、太復雜。并且部分樓盤時間跨度太久,有的甚至在2003年前后就爛尾了,處置起來難度自然相當大。
對此局面,當地政府部門負有不小的責任。因為這些樓盤很多都是城中村改造的項目,在改造過程中,財政緊缺的南陽為了實現快速改造,將本應由政府出資的拆遷補償交給了開發商;同時,對開發商沒有任何手續就施工建設或者違規預售,政府則采取間接默許的姿態。
這樣的政策綠燈下,包括一些缺少資質的開發商也一擁而上,當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有多夸張呢?數據顯示,2007年,南陽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5億元,是當地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足足十倍多。
可見,大躍進式的城中村改造和造城,明顯違背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水平。隨著時間推移,城市規劃和政策發生變化,加上一些開發商的經營出現問題,資金鏈斷裂,當初開發商未批先建或者提前預售出去的樓盤,在蓋到一半時,也就出現了各種問題。
對很多業主來說,由于有地方政府背書,他們當初飽含期待地交了首付甚至全款,現在卻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一些業主嘗試聯合開發商自救,補齊尾款,讓樓盤復工。但這種自救方式同樣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風險,而且也很難推廣復制。因為不少爛尾樓盤,原有的開發商現在未必還在。
近兩年來,南陽方面不斷加大整治力度,還成立了多個臨時部門。這些爛尾樓給業主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它的產生,也是決策失誤所致,地方政府當然得負責到底,拿出更大的決心和投入,將歷史遺留問題盡快解決,而不能讓業主去自救,承擔財產損失的二次風險。
另外還得提醒的是,按照官方數據,90%的樓盤已經得到了處理,但不少當地人表示,在302個問題樓盤之外,還有不少樓盤,存在著手續不齊全、資金鏈斷裂、權屬糾紛等問題,未被納入整治統計的范疇。這部分無法正常交付的樓盤,涉及面到底多廣?后續又該如何處理?
跳出來看,南陽爛尾樓現象,無疑是有力的警醒。在城鎮化過程中,一些地方罔顧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為了出政績而大舉造城,違反政策規定,給開發商各種開綠燈,結果導致工程項目大量爛尾,嚴重浪費了經濟資源,還給民眾帶來了重大損失。
所以要再次提醒的是,城市發展,就應該有科學長遠的規劃,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