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稱,目前地方保教師工資不大平衡,有的地方保得很好,有的地方特別是一些省市和縣差距還是比較大。他表示,從長遠來看,將教師待遇落實到位關鍵是投入保障機制的問題。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必須要把長遠保證教師工資落實到位的財政制度和機制建立起來,這是最重要的。一是要把所有的教師工資要納入到預算,按預算進行執行。二是在做預算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教師和公務員是同等待遇。
有一些網友不理解,為何要強調要把所有教師工資納入預算?難道還有教師的工資沒有納入預算嗎?現實中,確實有一些地方把代課教師、合同教師等非編教師排除在預算外,由各地自籌經費解決。這類做法不但會影響有編制教師的工資保障,也導致非編教師同工不同酬。
要全面解決教師待遇問題,應該根據當地具體的教師數量進行預算。與此同時,為避免出現各地因財政實力不同,嚴重壓縮教師編制,把非編教師排除在預算之外的情況,有必要改革基礎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由以縣級財政為主保障教師的工資待遇,改革為以省級財政為主,由省級財政統籌全省的基礎教育資源配置。
今年教師節前后,我國在編義務教育教師短缺的問題引起輿論關注。據媒體報道,以廣東為例,2019年一份政協提案透露,2018年,廣東僅在編義務教育教職員缺口就達13.8萬,珠三角9市公辦學校小學在編教師缺口比例達10.8%。據廣東省教育廳預測到2020年,全省需新增小學學位184萬個。對比來看,過去5年,全國教師招聘力度不斷加大,2019年深圳年薪30萬招小學老師更一度成為新聞,但新上岸的專任教師尚不足以填補缺口。
之所以出現教師缺口,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嚴格控制教師編制,不根據學生數變化調整教師編制,同時為節省教育投入,有編不補,實行“編外用人”,招合同制教師或者代課教師,給代課教師更低的薪酬。對于解決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國家明確規定,嚴格規范教師編制管理,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并實行同工同酬。
根本解決教師待遇問題,預算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如果一縣所有教師有1萬人,在編教師為8000人,還有2000非在編教師,在編制預算時只考慮在編教師的工資保障,那么隨后在執行預算時,地方會從這筆錢中勻出一部分去支付非編教師待遇,有時候還會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在編教師不滿,非編教師也不滿。
從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角度出發,義務教育階段不應該還有同工不同酬的代課教師,此前很多地方也曾清理過代課教師(民辦教師)隊伍,但由于對教育的投入保障不足,又出現新代課教師現象?!吨袊逃{皮書(2019)》指出,新代課教師的收入由于缺乏公共財政的保障,主要依賴于學校的公務性經費和極少的地方財政補貼,其保障級別和工資水平都低于在編教師,大部分工資只有在編的教師的一半甚至1/3。這種代課教師現象,與有的地方因學生數變化,需要臨時周轉教師任課是不同的。而這又和地方財力有關。由于教師工資主要由縣級財政保障,因此,財政實力較弱的地方對教師待遇的保障力度,就比財政實力強的地方的保障力度低,這還進一步影響推進義務教育均衡。
因此,要提高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保障力度,就要強化省級財政統籌,建立以省級財政為主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的新機制。在此基礎上,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對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保障問題。(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