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臨近,旅游市場日漸升溫。然而,在游客對出行滿懷期待的同時,旅游市場的一些不良現象也引發輿論關注。其中,“山寨景點”就是引人注目的一項。
爆紅網絡的青海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觀,目前已經被國內眾多景點復制,分布于浙江、湖南、重慶等地。其中有的“山寨天空之鏡”僅在水上、地面鋪設玻璃,實景和宣傳照片判若云泥。因為看不到美景,那些“入坑”的游客,其失望心情可想而知。
“山寨景點”絕非只有“天空之鏡”。最近幾年,貴州某縣的“山寨紫禁城”、河北某地的“山寨獅身人面像”、江蘇某市的“山寨園林”等,都惹出不小的輿論風波。至于散布各地的其他“山寨景點”,更是不勝枚舉。
“山寨景點”不斷冒出,背后的驅動力就是急功近利。自然旅游資源“靠天吃飯”,人文旅游資源需要知識智力投入和歷史積累,對于一些既無天賦資源,又不愿意挖掘創意、投入智力的地方來說,依靠一個知名旅游景點,依葫蘆畫瓢地粗制濫造同類景觀,然后坐收別人的品牌紅利,似乎不失為一條“終南捷徑”。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卻骨感。哪怕只拿“錢途”來衡量,這條臆想中的“終南捷徑”,也更可能是一個陷阱。1989年年底,深圳錦繡中華一炮打響,開啟了主題公園的投資熱潮。據報道,30多年來,主題公園幾經浮沉,目前虧損面高達70%,只有10%左右實現盈利。近10年來涌現的本土主題公園中,80%左右已經破產倒閉。主題公園“錢途”不暢,既套牢了巨額資金,也造成巨大的社會財富浪費。在這個風險如此之高的投資領域,粗制濫造的“山寨景點”要想活下去、發展好,絕非易事。
不但“錢途”是鏡花水月,“山寨景點”還容易帶來一系列侵權、違法違紀問題。那個鋪上幾塊玻璃就號稱“天空之鏡”的景區,就因嚴重失實的虛假宣傳誤導游客,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江蘇的某“山寨園林”因違規直接被吊銷營業執照。此外,一些“錢途”不樂觀、合規有瑕疵、項目可行性論證難以通過的“山寨景點”,在決策、投資、建設、運營過程中,在資金籌措、項目規劃、土地審批、收益分配等環節都很容易滋生腐敗,成為違法亂紀行為的溫床。
目前,主題公園領域正呈現錯綜復雜的局面。一方面,業界的投資熱情難以遏制: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題公園數量超過2500家,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超過300家,我國也是主題公園建設速度最快的國家,有望在今年成為全球最大的主題公園市場;另一方面,主題公園又面臨嚴重的同質化建設、低層次競爭,行業深陷大面積虧損倒閉的困境。與此同時,游客對文化旅游(包括主題公園)的消費需求又在急劇增長。
去年國慶假期,在全國接待國內游客同比增長7.81%的情況下,重點博物館、大型主題樂園、古街與古鎮等文化旅游景區的消費人次同比增長22.9%??梢?,文化旅游正成為旅游市場的新增長點,包括主題公園在內的文化旅游市場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面對這種復雜局面,投資者在拍腦袋上馬“山寨景點”之前真該三思而行。既要勇于把握消費需求增長的機遇,也要警惕同行大面積虧損倒閉的前車之鑒。此外,面對“山寨景點”違規違紀高發的現狀,監管部門也要進一步扎緊法律制度籬笆,從決策、投資、建設到運營的全過程,都要落實責任、嚴格監管。只有這樣,才能杜絕“山寨景點”的盲目上馬、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