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常常與幸福聯系在一起,但有些婚姻卻像過早采摘的果實,不但毫不甜美,反而青澀甚至苦澀。
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早婚早育、學習困難、外出打工、信教入寺,還有身體殘疾的兒童,這是造成輟學的主要原因,家庭經濟困難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似乎總是貧困學子渴望學習,無奈家庭貧困被迫輟學。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人為了早早結婚而放棄學業。不過,仔細想想,類似的案例其實并不少。
今年6月,廣東茂名的17歲少女小閑(化名)因向婦聯反映被父母逼婚,備受社會關注。其父母未經她同意,就給她定下一門親事,小閑表示不想結婚,還想繼續讀書。在當地婦聯、民政和派出所民警介入下,其婚約已被解除。小閑以往屆生身份參加了中考。這個故事的結局令人欣慰,但是,又有多少未成年人有小閑這樣的主見和勇氣呢?
央視新聞曾報道,在某些視頻網站上,不少“未成年小媽媽”在手機屏幕里炫耀著自己的大肚子,“14歲早戀生下兒子”“全網最小二胎媽媽”等標題都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大量點贊。這些視頻播主儼然成為“網紅”,早婚早育似乎成為一種“榮耀”。
這種現象讓人細思極恐。雖然我們知道,在一些偏遠落后地區,確實存在早婚早育的陋習,但互聯網傳播放大了這種陋習。并且,當這個群體在互聯網上互相“看見”的時候,又在某種程度互相肯定、互相強化,竟然把早婚早育異化成小圈子里的“時髦”游戲。
貧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當然,早婚早育未必是未成年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只是聽從父母的安排,或者被當地的陳舊習俗所裹挾,還可能是出于某種利益的算計,比如女方想“賺取”彩禮,男方怕年齡大了找不到對象等。無論哪一種原因,這些家庭都只看到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卻沒有看到子女長遠的人生。
從法律上說,我國的法定婚齡,是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過早結婚,即使“婚姻”順利延續,早婚早育對青少年的健康也有很大的風險。聯合國數據顯示,每年15-19歲少女中約有390萬例不安全流產,這助長了孕產婦死亡率、發病率和持久的健康問題。15歲以下的女孩死于分娩的幾率是20歲以上女性的5倍,新生兒的死亡率也更高。
此外,早婚早育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家庭社會問題。過早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輕人大多無法在經濟上自立,只能依靠父母生活。由于過早輟學,他們往往缺乏謀生能力,只能靠打零工等方式維持生計,在職業上難言發展。而“早婚”又往往帶來“早生”“多生”的問題,“小媽媽”們生育的孩子不僅有更多的健康風險,也更可能缺乏養育、教育。年輕人們往往把孩子扔給老人就出去打工,這些留守兒童也很可能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早早輟學,早早結婚……開啟貧困的代際傳承。
因此,2019年,貴州省政協委員陳會琪在調查了幾個早婚早育現象相對嚴重的地區后,提出:“農村早婚早育現象嚴重影響脫貧、人口、教育、法律等多方面,有百害而無一利,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得到重視,出臺有力措施預防和解決農村早婚早育現象。”有學者則直言,這類婚姻看不見未來。
早婚早育有著復雜成因,預防早婚早育也需要各方齊心合作,共同發力。例如,有關部門要加大普法宣傳,引導人們知法、懂法、守法;做好義務教育的“控輟保學”,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鶎咏M織要破除陳規陋習,發現早婚跡象及時干預。
此外,涉及婚姻家庭的干預措施,要特別重視細節,才能讓當事人易于接受。比如,杭州下城區在黎平縣開展的“山鳳凰”關愛女孩公益項目,不光資助貧困女生,更由縣、鄉、村幫扶干部以敲鑼打鼓吹笙的方式,將獎金送至受助女生家里,讓家長充分感受到女兒讀書上學帶給家庭、家族的榮譽,引導村民認識到女孩受教育的重要性。這種干預方式,既扶志又扶智,有溫度也有深度。
希望這類措施能夠更多一點,也希望人們早日認識到早婚早育的危害,別用一時的短視去賭一個希望渺茫的明天。(土土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