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個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以及我國通信網絡的持續優化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手機掃碼即可開走的分時租賃“共享汽車”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但幾年下來,從行業現狀來看卻不像“共享單車”那樣熱門搶手。“共享汽車”市場前景究竟如何?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哪些改變?(9月26日 《新華每日電訊》)
“共享汽車”的優勢與便利是顯而易見的,如,不必到固定網點辦理系列手續取車、還車,使用起來更加靈活、便利。而且,相較于自購車輛,保險不用自己上、出事故或汽車出故障不用自己修、以分鐘計時計費使用方式靈活、價格便宜。也正基于此,“共享汽車”有著強大的市場需求及發展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全國共有汽車分時租賃運營企業50余家,投入運營的車輛約有20萬輛,開通運營的城市有180余個。同時,也正如媒體報道,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實施“互聯網+”行動等政策的推動下,分時租賃新業態市場規模逐步擴大,行業發展進入平穩期??梢哉f,“共享汽車”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
但是,“共享汽車”行業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忽視。從消費者的角度開看,對“共享汽車”的衛生、安全、停車等問題還是顧慮重重。從行業發展來看,重資產、運營成本高、用戶文明用車約束難等問題,成為困擾企業和行業發展的巨大挑戰。而且,目前業內普遍還沒找到穩定的盈利模式,不少企業陷入“運營難”困局。
應該看到,規范化是“共享汽車”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017年8月份交通運輸部和住建部發布了《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分時租賃發展,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展開分時租賃。這是“共享汽車”長足發展的政策支撐,對于行業發展來講,理應利用好相關政策規范經營。
讓技術賦能行業規范發展。從數據來看,分時租賃服務供給能力目前還跟不上國人個性化出行需求的提升。以首汽集團旗下的“GoFun出行”品牌為例,已在全國投放超過4萬輛“共享汽車”,探索出一條融合“共享思維+智能硬件+數據平臺+眾包服務”的汽車分時租賃新路徑。這樣的創新之舉就值得借鑒,既有利于為用戶提供周到服,更有利于企業發展。
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同樣不能缺位。誠如此前有業內人士表示,共享交通工具作為新生事物,如何從道德、法律和制度完善層面進行探討和反思,加快制定相應法律法規,依法管理共享交通工具已成為社會共識。當然,對于監管部門而言,應通過創新監管方式,引導共享汽車平臺完善相應的管理運營模式,優化行業發展外部環境,助力“共享汽車”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