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半年內發生的兩起重大交通事故,引發社會強烈關注。一起發生在4月15日,造成12人死亡,4人受傷;另一起發生在10月4日,造成18人死亡,1人受傷。兩起事故都發生在農忙時節,死傷人員主要是趕往收割農作物的務工人員,乘坐的車輛人貨混載,超員嚴重。10月6日,國務院安委會約談吉林省政府負責人,要求就此深刻剖析原因、總結教訓,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防止重蹈覆轍。(10月7日澎湃新聞)
媒體注意到,在吉林,農村地區交通違法問題突出,尤其是夏秋季農村公路違法超員、載人的現象頻發,該省多次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并通報多起貨車嚴重超載案例。吉林省公安廳交管局在9月9日發布的一篇推文中表示,自部署開展專項治理行動以來,一個多月時間,全省查處農村地區交通違法行為近10萬起。
值得注意的是,專項治理行動和重大交通事故“紅燈”預警,仍難以禁絕農村地區交通違法行為出現。“10.04”重大交通事故剛剛發生,10月5日,大安市公安局舍力鎮派出所民警查獲了一輛超載貨車,該車核定載3人,實載40人,超員37人,超載1233%,均為務工人員。萬一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每年夏秋農忙時節,在我國北方農村地區,重大交通事故時有發生,主要原因是車輛(特別是貨車)嚴重超員、超載、超速。當地政府為此頻頻開展“治超”專項行動,眾多當事人受到嚴厲懲處,部分公職人員也因此被問責處分。遺憾的是,重大交通事故仍時有發生。
明知車輛超員十分危險,村民們為何還要冒險乘坐?因為,很多時候是別無選擇。農忙務工是一些村民重要收入來源,由于農作物收割時間較為集中,急需務工人員,而當地公共交通又無法臨時增加足夠運力滿足需求。供需嚴重失衡情況下,農運車、貨車便乘虛而入,違法上路搭載,重大交通安全隱患由此而生。
由此看來,在廣大北方地區,農村“治超”有堵也要有疏。一方面,要堅決打擊、查處農村公路交通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務工人員在夏秋農忙時節出行剛性需求,統籌、調配足夠的臨時交通工具,有序疏導他們安全前往務工地點。堵、疏兼顧,有序疏導,才能更好實現“治超”目標,有效遏制重大交通事故。這是眾多生命代價換來的血色教訓,也是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施政理念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