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10月7日晚,吉林大學聯誼醫院北湖醫院正門外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傷者急需救治,司機及親屬三入該醫院尋求幫助,卻無一人出院將傷者拉進醫院。10月8日,北湖醫院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確有規定值班醫生不能脫崗,且當日急診只有一名醫生值班。而對于“無護士和保安幫忙”,該負責人稱,“在疫情且假期期間,一人一崗,請當事人予以理解。”
董先生駕駛私家車帶母親到北湖醫院就診,車輛轉彎行駛到醫院大門外與一輛摩托車相撞。摩托車司機飛出去三、四米遠,腦袋上都是血,流了一地。董先生及其家人先后三次跑到這家醫院求助,最終沒有一名醫護人員出來救治。無奈之下,董先生撥打了120,等待近40分鐘后,120急救車將傷者送往14公里外的吉林大學聯合醫院總院進行救治。
這起事件之所以引發熱議,就在于我們看到的是“救死扶傷”精神的流逝。盡管涉事醫院 “理由滿滿”,可是醫生不愿意出門救治,護士不愿意出門處理,就連保安也不愿意搭把手,也太冷漠了。最可氣的是,急診醫生面對求助的“處事不驚”:董先生一再向急診醫生表示自己沒有任何急救經驗,不敢擅自處置,可是醫生還是以“不能脫崗”為理由拒絕救治。一句“別跟我說,我在這值崗,我不在大門口!”寒了人心。
疫情期間屬于特殊情況不假,節日期間醫護人員少也不假,可是醫院“一人一崗”的回答還是太無情。事故就發生在醫院門口,在得知情況后應該趕緊組織搶救,因為他們距離現場最近,完全符合“就近治療”急救標準;即便是節假日,醫院急診還是需要滿足基本救治底線標準的。為何節日期間整個急診中心就一個醫生值班;即便“節日期間醫護人員少”,那么走出醫院的大門幫助簡單處理一下總能做到!別說是救死扶傷的醫生,即便是路人還能“搭把手”,醫護人員就能“該出手時不出手”,還那么坦然,理由滿滿!
再來說說120,120的營救時間是40分鐘,這符合要求嗎?而且放著“眼前的醫院”不“就近送診”卻“舍近求遠”送到14公里以外的醫院合適嗎?
急診在于救急,醫生的作用在于“時刻準備著”,試問“一人一崗”而“不能救人”的醫院,還是合格的醫院嗎!事故就發生醫院門口,而該醫院無一人幫忙,作為救死扶傷的機構,實在太不應該。事后醫院坦承“值班醫生確實責任心不強”。這已經不是責任心不強那么簡單的事情了。這個時候好意思說出“請多理解”,你們又是如何理解事故中傷者心情的,他們不該被你們理解嗎!
醫院門口車禍不救助,醫院豈能關死“救死扶傷”之門?“醫生不能脫崗”,就能眼睜睜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