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藝術家的個人藝術展,引發了一場關于文物保護的爭議與討論。這場“我佛”藝術個展展出的,是青年藝術家褚秉超對在甘肅、陜西、寧夏三省份找到的50余尊石窟造像進行“修復創作”后,拍下的前后對比照片。
“每尊造像不僅是由我親手修繕,并在修復時我還將自己的個人形象和對佛像的理解以及當時的心情一并融入造像之中。”他在展覽簡介中自述道。
但問題在于,這些在田野間發現的石窟造像是否屬于文物?是否可以自行“修復創作”?從新聞中,我們無法得知這些造像的發現場景、創作年代等信息。策展人也表示,這些都是路邊找到的無人管理且沒有文物保護標志的造像。
但是,是否屬于文物,并不取決于有沒有人管理、有沒有文物保護標志。正如著名考古學家張建林所說的:“只要是古代遺跡,有歷史文化價值,那么它就是文物。”而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副教授于春則直言,通過對部分圖片的初步判斷,確認圖中造像為古代文物,且有可能是唐代遺留下來的菩薩像。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這位藝術家的“修復創作”,恐怕就涉嫌對文物的破壞了。文物是全社會共同的歷史文化遺產,任何人不能私自占有、處理,發現文物應該交由國家處置。此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一旦毀壞就無法補救。因此,我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文物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這些都是普通人應該有的對文物的基本認知,一位多年前就開始“修復”石窟造像的藝術家,真的不知道嗎?
藝術當然可以自由創作,但文物卻需要精心保護。“修復”和“創作”之間,應該截然分開,不能混為一談。正如“古代文物”和“個人藝術”之間,也應該涇渭分明一樣。發現散落在野外的石窟造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向有關部門報告,提醒其加以保護,而不是自行“修復”。
實際上,文物修復是非常專業的工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更不能隨意“創作”,否則,修復就成了破壞。前些年,野蠻修復、破壞式修復文物的案例屢屢被曝光。例如,四川安岳的一處石窟佛像重繪后,佛像外表色彩鮮艷,原有花紋邊飾、衣服褶皺卻不復存在,被網友稱為“毀容式修復”“農家樂審美”。不久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衡水安濟橋在修繕過程中,將橋面原有的滿是車轍痕跡的石塊拆除,鋪上了平整的石塊,被稱為“破壞式”翻新,引起公眾的不滿。
輿論對“破壞式修復”的普遍不滿,說明了社會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也說明了對于文物“修舊如舊”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因此,只要是文物,即便是藝術家也沒有資格自行修復;即使“修復”后的文物看上去很美,也是違法行為。
當然,或許這位藝術家真心覺得這些造像都與文物無關;在一些“破壞式修復”石窟造像的案例中,也有很多當地群眾出于“積功德”的心理自發翻新佛像。普通群眾認識不到文物的價值,這就提醒文物保護部門必須加強宣傳引導,及時對文物進行掛牌公示,及時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一時無法評級定性的,有關部門是否可以臨時設置提示牌,防止文物被“無意中”破壞。
文物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一旦破壞,永不再生。在一場公開展出中,竟然出現文物和藝術“傻傻分不清楚”,修復和創作混為一談的場景,實在令人驚訝,也令人心痛。目前,甘肅省文物局正在對此事進行取證調查。希望有關部門盡早澄清事實,及時堵上文物保護的疏漏,讓人們再次看到對歷史的敬畏,對文化的敬畏。(土土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