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企業經營十分艱難。如果還要繳納數萬元管理費,我們都不想再干下去了。”近日,河南焦作孟州市南莊鎮桑坡村一名群眾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上反映稱,桑坡村村委會下發通知,要向制鞋廠收取“管理費”8萬元。督查組發現,今年9月,桑坡村村委會確實向8家制鞋廠收取了3萬元至8萬元不等的“管理費”,總額達48萬元。
根據村委會的解釋,收費是為了落實生態環境部門要求,規范當地固體廢物處置行為。然而,督察組發現,這一收費項目既沒有法律依據,也沒有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征求意見,沒有制定收費標準和具體收費流程。換言之,村委會的這一行為屬于典型的“亂收費”。
企業開展經營活動,難免要與所在地方的基層治理組織打交道。企業的實力再強勁,如果地方有關部門不配合、不提供便利,那么經營就會遇到障礙。因此,哪怕明明知道村委會“亂收費”,涉事企業也是有苦難言,不敢正面“對剛”,甚至不便通過正常程序解決問題,以至于只能向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在國務院督查組直接介入下解決問題。
不管村委會向企業收取“管理費”是什么原因,只要于法無據,那就應當得到堅決制止。而且,地方治理的復雜性,決定了企業在面對這類訴求時無力抗爭。別看是小小的村委會,卻能掐住企業的“命門”。對此,當地黨政部門有必要舉一反三,開展排查行動,徹查涉企違規收費現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進一步改善基層營商環境,讓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活下去,是維系經濟平穩發展、改善就業水平的必由之路。為此,多部門出臺政策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例如,出臺減稅降費政策、減免和緩繳社保費、出臺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制度等。“小店開業,多多關照”,已成為中央政府施政的重點工作之一。
但是,為基層中小企業紓困,不光要依賴中央的倡導與督促,更取決于基層把中央精神落到實處,轉化為呵護企業的實際措施。從過程和結果看,不同地方存在顯著差異,有的地方真心愛護本地企業,主動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排除不必要的行政限制;有的地方則把企業當成嘴里的肥肉,明明知道企業生存不易,還想法設法“強取豪奪”,讓企業經營雪上加霜。
村委會作為重要的農村社會主體,在我國農村的改革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政策實施的“神經末梢”。盡管村委會不是一級行政機關,不直接行使行政職能,但有著落實中央政策的職責和使命。對此,地方政府部門應當指導村委會開展工作,扭轉不恰當以至違法的管理辦法,切實改善企業在基層的生存狀況。
企業遭遇不公待遇,最迫切的就是獲得一個直接的、便捷的救濟渠道。如果村委會胡作為,那么企業最理想的求助途徑就是通過地方政府。如果地方主動排查問題,及時關愛企業,就不至于出現上述局面。最起碼的是,地方政府要讓企業感到,遇到麻煩時,政府站在正義和法律的一邊,不偏袒任何機構與個人,出于公信解決和處置問題。只有這樣,企業才不必兜兜轉轉向更高層級的政府尋求幫助,矛盾和亂象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從很多經驗教訓來看,經濟形勢不等人,企業遇到的困難經不起拖。如果問題整改總是在企業出現生存危機之后,哪怕糾正再徹底、整改再強力,企業的損失也無法挽回,甚至難以重獲生機。那些對企業生存境況缺乏關注,對企業困難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地方治理組織和政府部門,理當進行深刻反思了。(王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