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該條例將于11月1日起實施。條例要求餐飲服務單位應當提供公筷公勺服務,餐飲行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行業組織應當制定分餐制服務規范,并推動餐飲服務單位落實要求。(10月29日《法治日報》)
據報道,此次上海給公筷公勺“立法”明確規定,對餐飲服務單位未向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服務的,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警告,并將相關情況納入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評定范圍,評定結果向社會公布??梢?,上海給公筷公勺“立法”是“動真格”的。
今年年初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但讓國人深知生命健康的深遠意義,而且也讓國人懂得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使用筷子夾菜吃飯是國人千百年來的一個傳統習俗。無論是一個人吃飯也好,還是一大桌子的人一起吃飯也罷,大家都手拿各自的筷子夾菜,這已成為一種習慣。但隨著人們對文明認識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進一步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使用“公筷公勺”往往被認為是一種餐桌上的“歧視”,是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相互嫌臟的一種表現。于是,在很多的餐桌上,很多人依然熱衷于“我的筷子我做主”,一雙筷子夾到底。
其實,大家一起在一大桌子上吃飯,各自使用自己的筷子夾菜,這既不衛生,又不利于健康。試想,一碗菜,十多人,你夾我夾,口水、唾沫不說,如果這其中有人患有傳染性疾病,那其余的人就極有可能被交叉感染,就可能造成“病從口入”。尤其是吃火鍋,一個鍋底,十幾道菜,都在同一個鍋里,大家使用自己的筷子你撈我夾,衛生狀況可想而知。
雖然也有不少人覺得“一雙筷子夾到底”,既是一種不衛生、不健康的就餐方式,也是一種有失文明的就餐方式,但往往礙于習俗,礙于情面,不得不在健康與文明面前“繳械投降”。
因此,筆者以為,此次上海專門就公筷公勺進行“立法”,無疑是契合了現實需求,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這不僅是“傳遞文明”的需要,更是“呵護健康”的需要。
但愿有更多的地方能像上海那樣盡快給公筷公勺“立法”,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文明的“標配”,從使用“公筷公勺”做起,向餐桌要“文明”,向餐桌要“健康”,從而一起樂享文明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