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在街上被搭訕,感到意外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可能不是一段浪漫故事,而是一次糟心的經歷——整個過程被偷拍成視頻傳到網上,當作搭訕“教學視頻”流傳于“學員”間。最近,來自天津的小楊就遇上了這樣的煩心事,在短視頻平臺發現偷拍自己的視頻后,她和朋友多次試圖維權,但未得到拍攝方和視頻平臺的回復。有律師指出,所謂“搭訕視頻”,涉嫌侵犯被攝錄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被拍攝者可以向信息處理者要求及時刪除,嚴重情況下也可以同時向法院提出民事索賠主張。
在街上閑逛,卻被搭訕,然而,卻是個“陷阱”,自己的一舉一動被拍成小視頻,且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到了網上。更令人痛心的是,想要維權,卻發現很難,對方不理睬你,能夠管這事的職能部門也難找。“搭訕視頻”侵權需要打通“維權通道”。
在短視頻時代,“搭訕視頻”無疑會越來越多,畢竟這能夠滿足許多網友的好奇心,能夠吸引眼球,能夠提高流量,獲得打賞而營利,能夠吸引他人花錢報名搭訕/戀愛培訓班而獲利,何樂而不為?可對于當事人來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搭訕,無意之中可能會暴露一些缺點,且被上傳到網上,這是多么尷尬的事。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生活的困擾,影響到家庭、戀愛。
對于“搭訕視頻”有正確的“打開方式”。首先,自報家門;其次,自報拍攝目的、內容和用途;再次,征得被拍攝者的明確同意,最后,拍攝完畢留好雙方的聯系方式并告知對方反饋意見的方式和途徑。如此,自然不違反法律,但往往很難獲得同意,也很難將拍攝的視頻放到網上贏利,因此,拍攝者多是采取偷拍的方式進行的,且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放到網上,然而,制作搭訕視頻并公開發布在社交平臺上,無論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只要未經過被拍攝主體明確同意的,都是違法行為,違反民法總則和民法典。具體地說,“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這種交往互動,同時包含了被拍攝者的容貌、語言、聲音、形體、衣著、行動及所處場所等方方面面,屬于被拍攝者的社交隱私范疇,從法律意義上應該被認定為隱私權所保護的私密活動。”,如果拍攝者未經被拍攝者的同意,拍攝并記錄這種搭訕行為本身就違反法律,更不用說在社交媒體平臺公開播放。
一邊是明知道違法,一邊是遭遇維權難。無論是拍攝方,還是視頻平臺,都以不理睬的方式“回應”,一副無賴的樣子,對此,被侵犯權又如何維權呢?當然,是有維權的方式,就是通過法院起訴,可對于被侵權者來說,這事并不簡單,打官司需要時間,需要收集證據,需要找律師,恐怕大多數人也只能自認倒霉,最終選擇放棄維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偷拍“搭訕視頻”的囂張氣焰。職能部門應該針對維權的難度,打通“維權通道”,讓被侵權的公民能夠很容易維權,而偷拍者和網絡平臺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如此,“搭訕視頻”才是純粹的,才不會侵犯到公民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