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川縣位于川西高原的阿壩州腹地,因地處大渡河上游,豐富的水文資源孕育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多種珍稀野生動植物均在被稱為“阿壩江南”的金川發現,其生態地位在四川乃至全國都極為重要。然而,今年10月下旬,金川縣獨松溝八一水電站被公開舉報破壞當地生態。11月18日,媒體從官方渠道獲悉,四川省相關部門近期對獨松溝八一水電站所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全面調查,水利部、四川省分別召開了專門會議,對小水電清理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阿壩州生態環境局局長在全州生態系統會議上,也就八一水電站問題作了深刻檢討。
國家水利部、四川省方面召開專門會議作出了研究部署,當地的生態環境局局長作了深刻檢討,涉事水電站也已停止施工。此事看起來得到了圓滿解決。然而,從2005年立項之后就出現諸多疑點,到在環保風暴之下的2020年依然違規動工修建,持續15年的八一水電站風波事件,仍有諸多疑問待厘清。
2006年,八一水電站《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獲得批復,直到2013年才有實質性動工,中間跨度長達7年,而環境影響評價的有效期只有5年。顯然,如此操作,本身就是建立在“環評裸奔”的基礎之上;此外,在2006年到2011年間,涉事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在當地不同部門的不同文件中出現了三個不同版本,被舉報者稱為“是兒戲一樣隨意更改”;更重要的是,2013年和2016年,該工程都因為當地村民的反對而停工,直到2020年又再次動工。當地村民的意見為何未能被相關部門及時采納?難道只有村民才看出了該水電站可能破壞當地環境生態?當地相關部門又是如何視如此多的反常為正常的?
頗耐人尋味的是,在10月份的公開舉報引發輿論關注后,當地水務局還“強硬”表示,涉事水電站“手續齊全,不能清退。”直到此事引起水利部和四川省方面的關注后,當地的態度才真正發生轉變。這種轉變背后,是否說明村民的反對、社會的舉報,當地相關部門都“聽不進去”,或者說可以不當一回事 ,而只在乎上級政府的壓力?在這個角度而言,此事的發酵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暴露的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環保監督困境,即橫向監督仍對地方政府缺乏足夠的規制力。
根據報道,當地生態環境局局長的“深刻檢討”,主要落腳于“在收到獨松溝水電站輿情初期,未引起高度重視,未能及時深入現場進行復核復查,丟失了‘主動權’,片面認為輿情反映問題不屬實,審批程序合法合規無缺陷,導致對問題定性不夠精準,被動核查核實問題”。言下之意,此問題主要是輿情處置不力所引起?
然而,該項目從2005年立項,距今15年的時間里反復出現開工、停工,且社會反對、舉報聲音不斷,為何只有等到上級部門介入了才開始主動核查核實?到底只是一時的輿情處置忽視,還是存在著不為外人道的隱情?其中有無利益勾連和不正當的庇護,顯然還需要有更透明的調查和釋疑。
報道最后引述了當地居民的疑問——在獨松溝這樣一個擁有眾多珍稀野生動植物、生態原始敏感的生態脆弱區,怎么會規劃一個幾乎沒有多大社會經濟效益的小水電站?其層層審批手續是如何一路綠燈亮到最后的?這些反常之處和疑問不厘清,就很難說當地的檢討是真正深刻的,也就很難真正避免出現下一個違規建設的“八一水電站”了。(任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