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南充某學校門口,一名家長帶著孩子進校園求避雨,遭到保安嚴詞拒絕,隨后發生口角沖突,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涉事學?;貞Q,當天的情況是一名家長送幼兒入園時發生的,學校及時與幼兒監護人和委托代送人進行了溝通交流并致歉,得到當事人的諒解。目前,渉事保安已被辭。(11月23日《成都商報》)
下雨天誰都想找到一個遮風避雨的場所,受人之托幫他人送孩子上學的家長渴望早點進入校園避雨,合情合理。然而,這種正當的利益訴求遭遇了保安的拒絕,雙方發生了糾紛與沖突。在保安看來,還沒有到學校規定接送孩子的時間,按規矩辦事給了他們理直氣壯的底氣;他們認為是對方早到了,是對方蠻不講理。雙方有不同的思考邏輯和價值追求,導致“一摩擦,就起火”。
校門不僅是一道秩序之門,也是一道安全之門,是一所學校一道必不可少的風險防范的屏障。在社會流動不斷加速的陌生人社會,在人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風險社會,保安恪盡職守、愛崗敬業,說到底也是在守衛孩子們的安全。雖然遵循規則沒有錯,卻不能過于教條,而是應該實現制度剛性與人文關懷的平衡。面對孩子的哭泣、家長的請求以及“雨一直下”的特殊情境,保安自彈自唱、孤芳自賞的“不管你們怎樣,反正我們就這樣”,很容易引發批評質疑。
同樣的規則,如果在執行的過程中更加柔軟一些、更加人性化一些,或許就會消弭矛盾、化解分歧。不論是“有話好好說”,將學校關于接送孩子的規定耐心、細致地講解給受人之托護送孩子的家長,還是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給雨中的孩子和家長提供雨具,抑或是果斷聯系學校相關負責人申請“特事特辦”,勇敢地事急從權,當規則與特殊情形相遇,保安并非沒有辦法去破解“兩難”困境,而是采取了最簡單、最生硬、最冰冷的做法。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校應該是一個溫暖的、柔情的精神港灣。對于稚嫩的孩子而言,淋雨不僅會帶來身體的傷害,也會帶來精神的痛苦。幾位保安缺乏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意愿和動力,麻木、冷漠地對待他人。這樣不近人情、缺乏溫度的行為發生在學校,顯然讓許多人難以接受。
學校不僅是一個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地方,也是一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場所。宿管阿姨、食堂師傅、保安雖然沒有教師身份,但也有育人功能;他們的言行舉止,同樣會浸潤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進校避雨遭保安拒絕”不僅缺失了樸素人性的友善,也讓規則失去了溫度。
從古至今,為他人提供臨時避雨的便利,都是一種善行。保安的角色扮演,顯然與教書育人場所的形象不匹配。驅趕避雨的孩子和家長,損傷了一所學校應有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