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國家網信辦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必要個人信息范圍(征求意見稿)》,對地圖導航、網約車、即時通信等38類常見類型APP,明確了“必要個人信息范圍”。媒體注意到,對網絡直播、在線影音、短視頻、拍攝美化、應用商店等多種與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APP,均“無須個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務”。(12月3日人民日報客戶端)
《征求意見稿》規定,提供不同服務功能APP可以收集不同范圍必要個人信息。嚴禁超范圍、強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只要用戶提供了必要信息,APP不得拒絕安裝,且要保障基本功能服務。否則,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移動互聯時代,應用程序(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野蠻生長”的APP,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時,強制、過度收集以及濫用問題突出。眾多用戶為了獲得某些APP基本服務,不得不填交根本沒必要收集的隱私信息,埋下重重隱患,引發諸多令人關注的公民隱私“裸奔”事件,社會各界反應強烈。
2017年6月實施的《國家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問題在于,“正當、必要”的界限在哪?“無關的個人信息”內容如何界定?一直缺乏具體規定,讓有關各方難以適從,導致相關法律條文無法落地。上述文件出臺后,為不同功能APP界定了差異化“個人必要信息范圍”,等于列出個人信息“負面清單”,讓用戶隱私不再被APP“劫持”,從源頭上減少公民隱私“裸奔”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時代,任何APP都難抑收集有價值信息的沖動。因此,厘清“個人必要信息范圍”,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如何嚴格執行《國家網絡安全法》,給公民隱私戴上“護身符”,考驗著監管部門決心和智慧。特別要警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提防某些APP以升級換代、增加功能等名義,換個“馬甲”擴大收集公民信息范圍,讓公眾防不勝防,令政策效應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