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養老是擺在國家、社會和家庭面前的重要課題。數據顯示,2019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已經達到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社會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面對老齡化不斷加劇帶來的養老問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的新養老模式無疑是適時之舉。傳統物業公司只提供物業服務不提供養老服務,而在新養老模式中,物業公司可以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包括內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部門、成立獨立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組建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等,即物業服務可延伸到養老領域。
新養老模式豐富了現有養老模式,可大大提升養老服務能力。隨著老年人口持續增長,只有具備相應的養老服務能力,能夠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老年人群才能老有所養。當物業公司加入養老服務大軍,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可以就近享受養老服務,多一種選擇多一種保障。
對物業公司來說,參與養老服務顯然是業務上的重大突破,多了一種發展路徑。既能通過物業服務來發展,也能通過提供養老服務拓寬業務。而且,物業公司提供養老服務具有地利、人和等優勢,是其他企業所無法比擬的。物業可以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掌握社區民情民意,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因此,“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是一種可以創造多贏的養老模式,不僅對社區老人和物業公司是一個利好消息,而且還能為家庭和社會減輕養老負擔。希望各地有關部門按照文件要求積極支持物業公司轉型,也期待各個居民小區物業公司能看到商機把握機遇。
推行這種新模式離不開社區廣大居民和業委會的支持。物業公司提供養老服務所需的公共房屋和設施,也涉及其他小區業主的權益。只有得到社區居民、業委會支持,小區公共設施才能成功轉化為養老設施。當然,物業公司利用公共設施提供養老服務,也要得到廣大業主和業委會授權,并確保收益公開、公正。
有關部門要為這一新模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包括培訓物業人員、建設公共平臺、拓寬融資服務等方面。在此基礎上還應多聽聽物業公司的意見,在稅收優惠、獎勵補助等方面還可以有更大作為。支持措施越多、力度越大,推行效果越好。在北京市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提出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支持物業公司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在具體支持措施方面,包括減輕養老服務稅費負擔等。其他城市也可以積極借鑒。
“物業服務+養老服務”這種雙服務的新模式,是居家社區老年人群養老的重要“拐杖”。從小處來說,是社區老年人的“雙拐杖”——既能享受物業服務,又能享受養老服務;從社會、國家層面而言,這也是支撐我國養老事業走向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