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深圳龍崗區,碧源血液透析中心裝修完工已經一個多月了。由于所在小區業主集體抵制,這家民營醫療機構遲遲無法開業。對整個血液透析行業來說,這樣的尷尬不是第一次出現。2016年底,國家衛健委出臺政策鼓勵發展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社會資本紛紛入局。五年來,不少項目因社區反對浪潮而夭折,武漢、合肥、沈陽、廣州、哈爾濱等地均出現過類似事件。
血液透析,是中末期腎臟病患者除腎臟移植之外的主要治療方式。一邊是尿毒癥患者做血液透析的客觀需求不斷上升,一邊卻是公立醫院的血透中心人滿為患,而“社區化”的民營血液透析中心遭遇種種阻力,這的確構成了一種不容忽視的現實困境。
從現實來看,推進民營血液透析機構的社區發展,有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成本,也能夠減少公立醫院的資源壓力。這本是好事一樁。但是,血液透析中心在社區遭遇的鄰避效應,又不能完全歸咎為居民的非理性反應。比如,部分機構在進駐社區之前,并未提前進行充分的民意溝通和意見征詢,等到“生米煮成熟飯”,已經引發質疑和反對再來解釋,這本就加大了溝通成本,也更容易加劇信任危機——既然沒有安全問題,又為何不大大方方提前講清楚?不敢講,是不是意味著心虛?
此外,目前民營血液透析機構的發展雖然在政策層面受到鼓勵,但其規范發展所對應的政策仍待完善。如此前媒體報道,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血透中心接受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質控中心的業務指導與監管。然而,有的地方尚未建立專門的省級腎臟病質量控制中心,僅靠行政部門監管,人力有限。另外,不同的地方,對于選址的規范要求不一,這也難免給社會帶來認知上的困惑。諸如此類的監管缺陷客觀存在,也就無法在制度層面給予居民足夠的“安全感”。
需要厘清的一個問題是,雖然從發展現實和醫學角度來講,血液透析機構的安全風險可能沒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大,但這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忽視對其選址和日常運營的專業把關。一方面,當然有必要加大對血液透析的社會科普,讓更多人了解其運行狀況和醫學原理,盡量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恐懼”心理;但另一方面,除了科普,更需要有明明白白的政策規范,來給予社會更明確的預期。比如,建社區血透中心,需要遵循哪些程序?社會有疑問和意見,可以找誰咨詢和反饋?出現問題后,誰來負責,如何追責?這些問題講得越清楚、制度越完善,社會就會越放心。
在很大程度上說,包括血液透析中心的建設在內,它們所遭遇的鄰避效應,除了是因為對于項目本身的安全認知不足,更是因為對相應的政府監管的信任不足。因此,面對各地血透中心所遭遇的反對聲浪,不能只是讓機構與民眾來進行“博弈”,監管部門更應該站到前面,在推進科普、協調和監管規范方面,給社會更多的信心。本質上,血透中心的社區發展,離不開政府建立在責任明晰、政策完善之上的公信力“背書”。
任何鄰避效應的出現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更不能一概歸咎為民眾不理解。血液透析中心進社區本身就是一個新事物,社會的接納和認知也難免需要過程。而縮短這個過程,只能靠更多的“對話”、程序保障,以及看得見的制度、規范,來減少社會的擔心和焦慮。在這個方面,從醫療機構到監管部門,都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但最重要的,還是監管部門要立足現實、正視社會的擔憂,及時打好制度補丁。(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