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日從公安部獲悉,2020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持續深入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集中開展“云劍-2020”“斷卡”“長城2號”等專項行動,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3萬名,攔截詐騙電話1.4億個、詐騙短信8.7億條,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1200億元,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1月3日中國新聞網)
網絡詐騙橫行,輕則干擾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重則讓人蒙受經濟損失,給身心帶來極大的精神損害。特別是,網絡詐騙嚴重侵犯了信息用戶的權益,更給社會制造了一定的恐慌,已經觸犯了相關法律。因此,一旦遭遇網絡詐騙,受害用戶及時報警,公安機關迅速介入,并依法予以重點打擊,不失為應對之策。然而,去年警方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3萬名,攔截詐騙電話1.4億個、詐騙短信8.7億條,表明網絡詐騙禁而未止,且愈演愈烈。
不可否認,面對網絡詐騙如此猖獗,電信運營商卻一直置身事外,袖手旁觀。事實上,維護信息用戶的隱私權和安全權,是信息產業部門和電信企業義不容辭的職責。但現實情況卻是,信息用戶的這兩個基本權益,尚未從根本上得到保障。對此,信息產業部門、特別是電信運營商,要么是漠然處之,要么是束手無策。比如,手機用戶無端被詐騙電話和短信侵犯,很可能是個人信息泄露所致,相關電信企業難辭其咎。特別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高科技儀器進行新型犯罪,如“偽基站”三五秒就可屏蔽運營商,發百萬條短信,致大量用戶手機脫網,這足以表明電信企業在某些方面還“技不如人”,給網絡詐騙留下了興風作浪的空間。
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暴露出了信息產業部門及企業相應的管理政策滯后,技術手段缺失,加之垃圾短信和詐騙電話違法形式不斷翻新,防范工作無法做到及時發現和管控,造成違法行為屢禁不止,不僅損害了用戶利益,也給電信行業的信用帶來不良影響。要知道,電信企業具備高度信息安全意識和有效的安全措施,被視作信息系統和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而法律則是打擊信息領域犯罪,維護用戶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換言之,網絡詐騙如此猖獗,不能過度依賴于公安機關事后打擊。信息產業部門及其企業,應成為剿滅網絡詐騙的主力軍。首先,要不斷提高技術手段,完善相關信息管理系統。對電信運營商而言,堵住人為漏洞可采用管理制度,而堵住技術本身的漏洞,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更先進的技術。這就要求,電信運營商要加強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推廣,不斷完善信息系統安全設備諸如防火墻、VPN、入侵檢測系統、防病毒系統、認證系統等的性能,強化應用數據的存取和審計功能,確保系統中的用戶個人信息,得到更加穩妥的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