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往年,牛年春季有著不一樣的意味。由于疫情影響,各地民眾響應中央號召,就地過年人數相比往年增加4800多萬。而為了過好這個春節,各種新的拜年方式也應運而生,2月17日,抖音發布《2021抖音春節數據報告》,從新年俗、就地過年新方式等方面勾勒出這個特殊春節的圖景。報告顯示,從2021年農歷小年至初四期間,拜年短視頻數量同比增長11倍,成為新年俗;抖音用戶拍攝了1.3億個短視頻給全國網友云拜年。(2月17日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疫情之下,有人第一次經歷沒有團圓的春節,有人身在異國他鄉,也有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可視可感的短視頻讓相隔千里的親朋好友建立起了連接,也讓習慣于相看無語、心緒如織的家人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在疫情之下的這個特殊春節,短視頻拜年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為全國人民增加了年味。
相比于以往電話拜年、短信拜年,短視頻拜年因其更強烈的畫面感、互動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使得在一個小小的拜年短視頻中,人們可以清晰看到親人的笑臉、家鄉的點滴變化,也能讓自己雖在“異鄉”卻獲得購物、娛樂等各種便利服務的無“異客”感受傳遞給親人,這不僅讓無數就地過年的人與家人在同一時段實現了時空距離與心理距離的同軌同在,也讓中國城市與城市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在春節這一象征團圓的典型時刻,凝聚成更緊密的時代共同體。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名著《想象的共同體》中指出,一個民族的成員絕大多數都是分散的、相互沒有個人聯系的,但他們能夠通過各種媒介“想象”出一種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整體。春節作為闔家團圓的佳節,其實就是中華民族通過這一載體,在同一個時段,用同一種對民俗文化傳承的世代認同,用同樣的慶祝方式,形成對個人、家庭與民族之間的共同體認知,也構建起彼此認同的集體身份。
而在傳統春節中,鞭炮煙花、春聯等是春節作為想象的共同體,連接人們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工具,所謂“萬家煙火、普天同慶”。而在當下,一些傳統民俗因為種種因素而逐步退場,比如煙花爆竹,而人們需要以新的工具來完成共同體身份的重新連接。從電話、短信等新的銅須工具,到如今包括抖音短視頻在內的各種云拜年交互工具,也就讓人們哪怕是面臨疫情、就地過年,也與遠方的家人、春節以及中華文化之間,依舊保持著不被割舍的紐帶,也讓春節所具有的文化感召力保持并繼續發揚光大。
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所表示,場景化的短視頻讓大家玩著就拜年了,記錄了濃濃的年味,也讓拜年潮起來。過年是國人最為看重的節慶,也是中國最能代表文化共同體傳統的節點,而短視頻拜年方式的出現,讓更多的年輕人、中老年人通過這一新興交互,進一步加深了對春節美好意味的感念與獲得,也讓中華民族的共同體凝聚力得以保持和強化。新視頻、新年俗、新風尚、新文化,最終讓這個特殊的牛年春節,給人們帶來了無法忘懷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