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攀枝花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在“春雷行動2021”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執法行動中,西區從嚴重點監管,從嚴案源挖掘,從嚴違法查處,嚴厲打擊農村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了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和市場經營秩序。(2月26日《四川日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些年來,盡管我國餐桌上內容不斷豐富,食品衛生監督體系建設不斷發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國家行政執法要求、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比如掉色的大蒜葉和香蔥、“染色饅頭”、“塑化劑飲料”、“地溝油”、蔬菜農藥超標、“金黃色葡萄球菌水餃”、…… 這些問題食品的曝光,更是昭示著我國的食品安全面臨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同時,屢屢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也讓百姓戰戰兢兢,難怪每年地方乃至全國“兩會”上有關食品安全的提案屢見不鮮。正如代表委員們所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過上美好的生活,首先要讓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舒心。
如何把百姓的食品安全期待變為現實,把“零容忍”變為“零事故”?筆者認為: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除食品安全部門加強監管外,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敢于較真,敢于對不安全食品說“不”。因為在這場食品安全戰役中,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同時,保證食品安全,并不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讓我們借助“春雷行動”,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進一步強化“較真”的維權意識、并守住心中的底線,讓“三無”、劣質、“山寨”等食品類無生存空間;只要政府、企業和民眾齊抓共管,才能減少食品不安全因素,就能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定會讓食品安全走過陰霾、走向光明。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放心享受舌尖上的美食。
常言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需要多措并舉地織密安全防護網。但首要的,不能僅僅依靠職能部門的日常監督管理,更需要我們每一位消費者擦亮眼睛,真拿食品安全當回事,本著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的態度,真正把該做的趕緊做起來,讓不安全食品無處藏身。因為飲食安全涉及千家萬戶,就是一件大事,就應該多較真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良性循環,我們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