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這首名為《送母回鄉》的詩歌,在各大網站和詩詞讀本中被署名為李商隱所作。不僅入選了大量少年兒童詩詞讀本,甚至被冠以“小學必背”進入各種音視頻課程加以販售。3月18日,在豆瓣網友的考證下,發現其真實作者竟是當代詩人寓真。
這個烏龍有點大。記者查閱崇文書局本《李商隱全集》以及中華書局本《李商隱詩歌集解》均未發現收錄該詩。真正的出處是2005年出版的《寓真詩詞選評》。評論者認為,不知道寓真是不是受了李商隱的影響,他的許多詩情詩思確是由雨而引發。”現在來看,或許是某位學者在選古詩詞的時候,粗心大意當成李商隱的詩了。
按理說,即使選錯了,至少受過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的老師能夠對此有所質疑。比如,李商隱格律詩繼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傳統,而且經常用典,用典上還有所獨創,喜用各種象征、比興手法,有更多朦朧之美和距離之美,一首詩要反復讀才能明白其意思。而《送母回鄉》這首詩,體現的的是樂府詩體的風格。這一詩體講究敘事性,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人物性格。代表性的比如《木蘭詩》。如果是研究生專業的人,大概還能指出,在所有古典詩詞當中,“母愛”作為名詞幾乎沒有出現過。
可是怪誰呢?第一個編選者手誤也就算了,可是隨著這首詩的傳播,《送母回鄉》賞析、背景介紹、作者心理活動等,都被“有心人”“補充”完整了。諸如“武宗會昌二年(842年),李商隱重入秘書省不到一年,母親去世,遵循管理,李商隱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三年……這首詩抒發了李商隱對逝母的懷念和懊悔。”
由于這首詩朗朗上口,兒童也能明白,所以流傳太廣泛了,甚至還是母親節的“爆款”,還被古詩文網收錄。就是在搜索引擎輸入“送母回鄉”,都會出現“送母回鄉 李商隱”的詞條。如果寓真再把這首詩重新在媒體發表一次,一定會有網友爆料:“當代詩人寓真抄襲李商隱,哪來的底氣?”還真有點"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的味道。
遺憾的是,在互聯網時代,本來更有利于求證真假,反而類似的烏龍有增多的趨勢。今年2月1日,有網友發帖稱,人民文學出版社新年禮盒《五福迎春·人文年禮2021》把“福”和“禍”弄混了。人文社向幾位書法專家求證,這個字確實是“誤收”;去年10月,上海一初中生指出歷史教科書錢幣錯誤,教科書責任編輯回應:確有不妥,將考慮來年刪掉......
在一個隨手可粘貼復制的電子時代,作品的編寫、傳播反而需要更加謹小慎微??墒?,曾幾何時,我們的書本閱讀模式已經被切換為手機閱讀模式,其碎片化、淺顯化和情緒化的特點,讓我們在輕松愉悅中完成閱讀,整個過程大腦沒有任何負擔,自然也不會有多余的痕跡與反應。長期被簡潔明快的“快餐型信息”喂養,我們喪失了耐心,我們似乎變得更加不求甚解。如果我們能有一些時間,拿起書籍,多一點深度閱讀,或許,一些誤讀就可以防止,一些烏龍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