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推進,村史館、村史長廊、脫貧攻堅陳列館等鄉村文化設施如雨后春筍,蔚然成風。半月談記者在部分地方采訪發現,一些新建村史館不接地氣,甚至“變味走樣”:老百姓去看的少,干部看的多;展品中,本村特色的少,全國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內容少,領導照片多……一些村史館不僅缺少“鄉土氣”“文化味”,還勞民傷財,滋生形式主義。(3月20日《半月談》)
建立村史館,通過挖掘村史,充分展現鄉土文化和民俗風情,展示鄉土名人事跡,反映人民群眾奮斗創業歷程,激發農村廣大群眾對美好家園的榮譽感、歸屬感,發揚優良民俗家風,留住鄉愁鄉情,讓老百姓看得到家鄉的發展,從內心認同黨的政策,是普惠民眾的好事實事。
但一些地方在具體操作中,存在“一刀切”的現象,遇事不去認真調查,不區分具體情況,簡單制定一個標準,巴掌大的村也要求建個村史館。一些地方將鄉村文化振興簡單等同于建村史館,將村史館建設簡單等同于模式化的展板和老物件,缺少對村史的生動挖掘展示;一些地方并不考慮村史館接不接地氣,有沒有人看,建村史館就是為了完成任務,匆忙上陣,政府花了錢,老百姓還不認同。
近年來,各級對改進作風問題非常重視,強力糾治各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良風氣,各級機關和廣大干部隊伍的風氣不斷好轉,農村地區和廣大農民群眾對此感受更為深切,深入基層、實事求是,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氛圍不斷濃厚。
但不可否認,在農村仍然存在一些“頑疾”,特別是“作秀”的形式主義。不論是垃圾分類、農田水利建設、秸稈禁燒、植樹造林工作,還是招商引資工作、農家書屋的建設、農業技術培訓,乃至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都或多或少含有水分,沒有走出形式主義的藩籬。
凡事一窩蜂,就避免不了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為了弄個村史館而弄個村史館,反而造成鋪張浪費、互相攀比。村史館是為農民而建,要照顧他們的感受,要體現他們的需求,不能主觀來判斷,不能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東西,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正如專家所建議的,各地建設村史館切忌盲目,應著重選擇文化氣息濃郁和以旅游產業為主的傳統村落進行建設,綜合統籌各方人才資源,并與本地脫貧攻堅、文化旅游發展、城鄉建設、鄉村振興等規劃相銜接。村史館建設不必刻意追求聲、光、電、還原場景等現代展示手段,而應該增強可進入性、互動性、貼近性,成為一個面向大眾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增強老百姓內心的認同感。
今天,面對鄉村振興的重大任務,中央一再強調各個地方不要停留在宣傳和口號上,不要搞形式主義。從哲學上說,這就是要求我們,做任何事都不需要形式,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建立村史館應該是建立在農民物質、精神都豐富的基礎上,我國大部分農村都還不具備這個條件,當前主要的是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努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