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廣東深圳與惠州交界處的惠陽區新圩鎮南坑村的陳某,家被幾家采石場圍繞,附近揚塵太大,他平時基本不敢開窗。近日,南都周刊記者調查發現,深惠交界處不少采石場涉嫌超量開采,實際開采量往往是審批開采量的兩三倍。裸露的石場與四周綠色的山體形成鮮明對比,成為大灣區的一道道傷疤。另外,不少石場在裝載運輸時存在超載超限行為,造成的揚塵使附近的道路和樹木上都積下了一層塵土。
從報道來看,深惠交界處采石場的問題確實不少。比如,當地多個采石場都涉嫌超量開采,像華茂石場2014-2017年度審批的出讓總量應為135萬立方米,但根據惠陽區自然資源局的初步調查,其實際采出量超280萬立方米;再比如,超采帶來了一系列的次生危害,如部分林地遭致破壞,運輸車輛普遍超載導致道路被壓壞,路面塵土飛揚,村民“只能盡量少開門窗”。此外,部分石場在停工通知書發布后,仍有車輛不停進出拉貨。
總結起來就是,采石場的超采,違反了相關規定,涉嫌國有資產流失,像一些采石場需補交采的礦權出讓收益就高達七百多萬,同時又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這背后或許有一定客觀原因,如當地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礦產資源管理的一些政策法規實施年份過久,為監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是,這無法為監管部門開脫責任。一者,當地采石場亂象已持續十多年,如果早點重視,不會沒辦法,相關法律法規也可以及早就完善;二者,任由普遍超采多年持續背后,是否存在著“以罰代管”乃至利益輸送現象,也很難不讓人聯想。
事實上,當地不能說對于相關亂象毫無干預。比如,當地7家持證石場中,有5家均曾被行政處罰。但具體緣由多為貨運源頭單位為車輛超標準裝載、配載,對貨運源頭裝載情況不登記統計、不建立貨物裝載臺帳等。這些違法行為當然該依法依規處罰,但忽視對普遍超采的有效遏制,而只對超載等行為進行查處,已然更像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著明顯的避重就輕之嫌。它在客觀上也存在著“以罰代管”之弊,最終是采石場方面交了“保護費”,相關部門拿到了“好處”,但實際的超采、超載及其帶來的環境污染卻照舊。這顯然并非真正的善治之道。
因此,面對目前的狀況,當地真正需要做的是從源頭遏制超采亂象,對于超采的石場必須及時追繳礦權出讓權收益,同時提升違規開采的成本。該取消開采資格的就應該及時取消。同時,秉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于當地揚塵污染和林地被破壞現象,也應該責令相關采石場進行治理和修復。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局面的形成,應該要有人負責,其背后有沒有失職瀆職行為,上級部門應該介入嚴查。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位于深惠交界,這種交界地帶的確很容易成為監管盲區。如交界地帶的管轄職權界定往往存在不確定性,部分地方容易淪為“三不管”地帶;而相比周邊大城市的治理力度和標準,這些地方也明顯是“治理洼地”,一些亂象自然就很容易轉移到這些地方,如當地的石場就被指是在深圳和東莞的采石場關停后,“一下子火了起來”。而事實上,從公開報道來看,深惠交界地帶的環保亂象,還遠不只這些。這從一些媒體報道的標題中就能夠直觀感受到——“深圳惠州交界處環保工程成害民工程居民身陷惡臭”“深莞惠交界地帶偷倒垃圾現象猖狂背后系暴利產業鏈”“龍崗、惠州聯合交叉執法查處黃沙河深惠交界段污水入深問題”,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但是,縱有再多的客觀原因,也不是有關部門不作為的理由,更不能默認交界地帶成為違法違規的“私人王國”。不讓交界地帶成為“大灣區的一道道傷疤”,不妨從嚴肅處理石場超采亂象開始。(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