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1歲的小尼(化名)背著家人,多次通過媽媽的手機在拼多多平臺進行了游戲消費,先后購買了五個高級別的游戲賬號,消費金額高達十萬六千余元??鋸埖氖?,其中8萬余元是在半小時內支付的。
當家人發現時,那張和手機綁定的銀行卡余額只剩下200元不到。后小尼家人聯系到拼多多平臺及出售賬號的游戲公司,希望能夠將錢退回,但退款過程不太順利。小尼家人介紹,“在平臺的幫助下,只退了7萬多元。”小尼家人將游戲公司告上了法庭。3月24日,該案經成都高新法院審理,雙方達成協調意見,游戲公司再退還小尼家人一萬元。
“熊孩子”拿家長手機偷偷充值打賞,現已并不罕見,由此引發的糾紛不斷。未成年人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加上部分網絡平臺企業只顧經濟利益,忽視自身的社會責任,甚至誘導未成年人反復充值。目前,很多直播軟件或網絡游戲都有過濾不良內容的“青少年模式”,但被指“形同虛設”,部分平臺誘導未成年人消費問題突出。
小尼給直播打賞是典型的未成年人消費,符合最高法的司法解釋。司法實踐中涉及直播打賞、網絡游戲糾紛的多數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未成年人有的打賞金額高達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顯然與其年齡和智力水平不相適應,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認的情況下,其行為依法應當被認定無效。
但正如本案法官指出的,……通常情況下,未成年人購買游戲賬號等網絡消費行為,必須客觀考量商家在銷售時存在銷售成本,賬號回收后也存在再次銷售和安全維護的成本,未成年人持有賬號期間,商家的經濟損失也應當予以認定。所以,根據各方證據,由法院根據雙方的過錯對損失按比例進行劃分。換句話說,“未成年人”并不一定能完全獲得全額退款。
可見,司法解釋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未成年人打賞問題。對此,在加快直播平臺設立“注冊實名認證+支付前人臉識別”雙認證系統,嚴格審核用戶身份遏制“熊孩子”打賞的同時,作為未成年人監護人的家長,必須主動有為。哪怕直播打賞無效也要管好“熊孩子”,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希望家長都能管好自己的孩子,做合格的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