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近,日前,民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大力推廣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引導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
眼下,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為寄托對死去親人的哀思,祭祀、掃墓成了很好的一種表達方式。
但據筆者觀察,在往年的祭祀、掃墓活動中也夾雜著一些不文明現象。有些人祭祀、掃墓,不僅花錢買蠟燭、冥幣、金銀元寶,還買紙扎的彩電、冰箱、電腦、汽車、別墅、支票、護照、信用卡等等,轉眼又付之一炬,且相互攀比,以顯富擺闊。如此這般,搞得整個墓地煙霧騰騰,紙灰亂飛,既容易引發山林大火,又失去了祭祀、掃墓的本意。
清明節緬懷先人,祭奠親人,本無可非議,但一旦讓清明節變了味,那就違背了我們祭奠的本意。古人云:“在世孝敬勝祭奠。”在講文明、樹新風的今天,更應倡導“厚養薄葬”,那種“活著不孝死了孝,裝模裝樣給人看”的做法,歷來都是被人們所唾棄的。不管他們在上墳掃墓時,花了多少錢,祭品是多么的豐富,也不能說他們就是真的孝順。再說,祭奠親人主要是情感方面的,根本用不著那么興師動眾、鋪張浪費,更不能大搞封建迷信活動。否則,若是親人地下有知,也會感到不安的。
祭祀、掃墓活動本身是無可厚非的,關鍵在于應該怎么去做。通過祭祀掃墓,人們得以樹新風、講理想、講道德,但像那些搞迷信、求神拜佛的做法,應該加以杜絕。大家不妨采用“網絡祭掃”“家庭追思”,或者采取“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等“低碳祭祀”的方式,這既文明,又有意義,實在值得大力提倡。
其實,“低碳祭祀”才是最好的一種哀思。但愿“低碳祭祀”能成為一種“全民共識”,從而讓“低碳祭祀”之風吹遍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