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師范大學通知要求進一步規范招聘信息發布工作,明確提出了招聘信息內容表述中不得包含性別、民族、地區、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視性信息。
不論是“限招男生”的性別歧視,還是要求第一學歷的“出身論”和“血統論”,抑或要求具有國(境)外學習經歷的“土博士不如洋博士”,形形色色的就業歧視不僅造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不公平,也導致人才“高消費”。
有些工作明明大專生就可以勝任,非得要本科生;有些工作明明碩士畢業生就可以勝任,用人單位卻青睞博士畢業生;明明有些學科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卻要求求職者喝過“洋墨水”……在供求關系失衡的格局下,一些用人單位有了人才“高消費”的底氣。“不管求職者怎么樣,反正我就這樣”的傲慢與偏見,讓求職者既承受著平等求職機會被剝奪的利益損傷,也承受著被標簽化、污名化帶來的精神上的傷害與痛苦。
改革用人評價,營造良好人才成長和使用環境,“招聘不含歧視性信息”有著良善的制度善意;此舉不僅是回應和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的要求,也是學校促進自身發展的應有之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以崗位需求合理用人,只有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充分激發人才第一資源的活力與創造力,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過去一段時間,高校在人才招聘中熱衷強調求職者“畢業院校不低于本校辦學層次”;這種變相的“唯學歷”“唯名校”,建構了人為的觀念壁壘和就業藩籬。事實上,高校里也有少數老師第一學歷并非“985”、“211”,甚至有的還是???、自考出身,通過努力和堅持,這些老師取得的成績并不見得比那些有著耀眼的名校學歷光環的老師差。
在一個盛行符號互動的時代里,“招聘不含歧視性信息”傳遞的積極信號值得肯定和贊賞。然而,對于用人單位來說,“招聘不含歧視性信息”不能只是表面功夫,而是要成為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做到知行合一。如果表面上不搞就業歧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濤聲依舊”;表里不一、知而不行不僅損傷求職者的切身利益,也會對用人單位的長遠發展不利。
“公與平者,即國之基址也。”就業不僅關系到民生,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流動圖景。就業越公平、越有活力,人才被放在合適位置、得到合理激勵,就會讓勞動產生更大的價值、讓勞動者生活得更加體面更有尊嚴。說到底,沒有就業公平,就沒有高質量就業,就難以“人生出彩”;讓所有人都能站在公平的起跑線上,通過公平競爭在這個世界找到合適的位置,整個社會才會更有活力、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