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隨著就業壓力逐年增加,為提高競爭力,獲取更好的就業機會,不少大學生和職場年輕人熱衷考證,甚至什么證書“含金量”高就考什么,難免浪費大量精力。專家提醒,“鍍金”不能僅僅指望證書,更須練“內功”,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理性考證,有針對性地提升實際工作能力更為重要。(見3月31日《工人日報》)
其實,此類“考證熱”不是新鮮事,而是可謂老問題,不僅如此,還呈現一種“高燒”不退態勢。從積極層面講,年輕人面臨著初入社會的挑戰,找一份心儀的工作成了他們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不論什么工作,都有一定的條件,只有滿足條件才有得到這份工作的可能,而且同等的學歷水平,擁有證書會有更高的機會。所以當他們迷茫于不知道自己想要從事什么崗位時,都會選擇考各種各樣的證書,以給自己未來找工作時多一份籌碼。比如教師資格證之于教師,而四六級這類通用證書則是相當一部分企業都有要求的。
但事實證明,這樣的“考證熱”不僅浪費大量精力、會耽誤正常的專業學習,而且也不見得能夠如愿以償,結果讓好不容易考來的證書成了一張廢紙,不過“好活”了一些培訓、發證機構。
進而言之,年輕人熱衷于考證,既是為了適應市場需求,也折射出就業焦慮,本是無可厚非的。但盲目考證并不能給人帶來未來的安全感,倒是會增加你自身的壓力,往往是“后路”越鋪越多,對“前路”卻越來越迷茫。因此為“考證熱”降溫,以求找到自己想要的,適合自己的目標,并為此做出規劃,清晰的明白哪些是自己必須的,哪些是可能會涉及到的,哪些對你來說毫無作用,有針對性地提升實際工作能力,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不過這只是一方面,為“考證熱”降溫,除了年輕人“覺醒”,還需多方發力。首先,“頂層設計”要發力。針對職業資格考試過多過濫問題,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系列政策文件,相繼取消了多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這是好兆頭,期待真正得到落地落實,也期待根據實際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盡可能多的取消一些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從而為“考證熱”降溫。
其次,用人單位要發力。其中除了不能違反國家規定,各自為政,自行其是,另搞一套等,用人單位也應明白,若想招到優秀的求職者,就不應過分強調文憑、職業證書、獲獎證書等,真正指標應該是用實踐進行檢驗,這樣既為“考證熱”降溫,也為自身和大局負責。
此外,相關職能部門要發力。既要做好國家政策規定的督查落實,防止在執行中跑遍走歪,也要防止一些不正規甚至莫須有的培訓、發證機構無中生有、渾水摸魚。如此多方發力,為“考證熱”降溫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