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幼失去雙臂的彭超從川大畢業、參加考研被同濟大學擬錄取。參加復試筆試時,同濟大學專門為用腳寫字的他準備了特殊的課桌。彭超也努力做到了以腳代手,生活自理。
教育分層影響社會流動,考研也是一種“爭上游”。在考研競爭漸趨激烈的當下,“無臂考生考上同濟研究生”顯然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堅持。從一所名校邁入另一所名校的大門,從本科到研究生,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彭超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
和普通人一樣,殘疾人也有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利益訴求。殘疾人身體上跟別人不一樣,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正常,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被貶低、可以被污名化。只要自強不息、自力更生,殘疾人同樣可以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帶給別人陽光和養分。
不論是“為4名聽障學生花50萬”,還是2020年高考5名全盲考生使用了盲文試卷,抑或同濟大學為無臂考生提供特殊課桌,看似區別對待的做法,實則飽含“弱勢補償”的深意。“弱勢補償”點燃了殘障人士的希望之燈,照亮和溫暖他們前進的道路。殘疾人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視,也不是充滿同情和悲憫的仰視,而是需要充滿平等意識和尊重的平視。
求學,就業,社交,婚戀,殘疾人的社會融入,不僅需要他們自身的努力與堅持,也需要健全人打破認知局限和偏見,更加成熟與深刻。在社會分工越來越專業化、精細化的今天,殘疾人價值實現的路徑越來越多樣化, “人生出彩”的道路越來越寬廣。那種將殘疾人視為“包袱”和“累贅”、認為殘疾人的人生黯淡無光的陳舊觀念,顯然需要糾偏。
命運無法選擇,面對命運的態度可以選擇。殘疾人的追夢人生,比健全人要更加艱辛與曲折一些。雖然來路或許不易、命運或許不公、人生或許悲苦,但有些殘疾人卻沒有被苦難所擊倒,而是用強大的精神力量來突破身體障礙,在“不認命”“不服輸”中變成更加強大的自己。有樂觀的心態、頑強的毅力和奮斗的精神,殘疾人同樣可以發光發亮;“無臂考生考上同濟研究生”活成了許多殘疾人想要的模樣,也給許多身體健全的普通人以精神力量。
“再卑微的骨頭里,也有江河”,殘疾人需要這個世界的“溫柔相待”。尊重殘疾人的利益、權利和尊嚴,讓更多殘疾人“夢想成真”,除了他們自身的自強不息,整個社會也要“弱有所扶”,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關愛扶助殘疾人。只有雙管齊下,殘疾人才會擁有豐富多彩、有滋有味的人生。
打破“出身越差,上的學校越差,將來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教育是大多數人最有效力也最低成本的路徑;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也體現在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