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常州、浙江杭州及衢州等地出現了“Z”字型斑馬線。這種新型斑馬線通過設置隔離設施,讓大家在斑馬線上的行進軌跡由直線變為Z字型,可強制行人觀察路面車況,也讓汽車有更充裕的時間減速讓行。這一話題沖上熱搜,很多網友表示,這樣的思路值得全國推廣。
媒體時常有諸如“斑馬線上行人被撞飛”的報道,近年來,隨著各地馬路拓寬,觀察斑馬線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大多發生在寬闊的馬路上。行人于綠燈時上了斑馬線上,還未走過馬路紅燈就亮了,車輛行駛方向的綠燈亮了,兩者一慌一搶就搶到一起了。為此,一些城市在十字路口設置安全島,雖然行人安全了,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隨著車輛越來越多,流量太大,容易發生交通擁堵。而夜間行車視線不好,容易撞到安全島,交通肇事率太高,之后都逐漸取消。接著,各地探索志愿者服務、語音提醒等方式,但這些辦法更多地體現在“堵”上,如果行人司機不自覺等一等,仍然會出現問題。
z字形斑馬線恰恰補上了這一短板。比如從西邊往東邊過,走到馬路中間的時候,一定是右轉彎。過斑馬線到馬路對面時,一定是面對來車方向,這樣可以看到來車方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有一個很好的觀察來避讓的空間和時間在里面。與此同時,交管部門還給每個機動車道都做了減速慢行的標線,這條標線還裝上了夜間主動發光地燈。行人雖然繞了一點,慢了一點,但安全不止一點。
從斑馬線上的一系列探索創新,可以看出各地交通部門所下的繡花功夫。截至去年年底,杭州已有268個Z字形斑馬線,今年前兩個月,又增設了180余條,目前總數已達400余條;在山東煙臺,隨著十字路口紅綠信號燈變化,斑馬線兩側,埋在地面上的幾十個發光體隨之閃爍,更人性化的是,它們會隨著倒計時變幻“紅綠黃”三種色彩,腳側流動性的安全提示,讓斑馬線更醒目;在廣州,持續推進開展交通擁堵點治理工作,調整交叉路口的進出口數量、優化交通信號配時、禁止轉向、遷移樹木等等,從細處著手,通過交通組織優化、交通設施完善、交通流動態管控等微改造措施,緩解交通擁堵......可以說,繡花功夫越足,老百姓的收獲感才能越多。斑馬線治理如此,城市治理同樣如此。
回到z字形斑馬線。有網友表示,中間那個被圍起來的地方,如果有兩個非機動車行駛的話,非常不方便,更不要說沒有素質的人橫跨護欄。這個擔心有道理,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問題不能只靠改斑馬線的設計,不管是行人還是機動車都必須重視遵守交規,否則,再好的辦法斑馬線設計都無法保障安全。如何讓所有人都自愿遵守交通規則,同樣需要繡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