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聚焦親子關系、升學壓力的電視劇《小舍得》正在熱播,圍繞小升初、課外輔導等話題網友熱議不斷。藝術源于生活,但“原型們”——那些普通職工家庭未必有時間追劇。左手事業,右手孩子,8小時之外,他們正以另一種形式上班,拼盡全力當好孩子學業路上的最佳“陪跑員”。(據4月17日《勞動報》)
“左手事業右手育兒”是眾多職場人真實寫照。一方面,是嗷嗷待哺或者是正在起跑線上的孩子,需要傾注巨大的精力來照顧;另一方面,是養家糊口的事業,同樣不能含糊。誠如有的家長表示,工作日里投入孩子課業輔導、接送興趣班/補習班上的時間在1至3小時,完整看一集電視劇,絕對是奢望。而這,絕非是個別現象。
“左手事業右手育兒”兩邊事兒都需要兼顧,更何況,還有需要贍養老人,加之房貸車貸等,難免會讓成年人很乏累。而對此紓解,需要多方努力。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基層工會組織正在回應職工所需,提供親子關系、教育輔導等方面的服務與資源。這就值得稱道,工會作用發揮得越充分,職場人此類壓力也就越能得到舒緩。
具體來看,一些地方工會的做法就值得點贊。比如,上海市兒童福利院工會也特別關注每一位職工在家庭角色上的需要,搭建了家庭親子教育交流平臺。還有的企業工會,每年每位員工有三次免費的一對一心理咨詢服務;有的通過舉辦親子溝通的講座,對企業里已婚已育的職工親子困惑進行有效紓解,這同樣可贊可鑒。
同時,社會力量的注入也值得嘗試。如,用人單位可以對“左手事業右手育兒”的職工多些理解,甚至盡可能給他們提供一些便利。還如,有的職場人就表示,希望可以獲得全社會的公益相助,如果有更多的師范類畢業生去社區實習,更多專業人士給予各個環節的輔導,公益多一份助力,父母就能少一份焦慮。所以,社區及志愿者的力量也可以充分發揮出來。
此外,個人對時間的科學安排也很重要。針對記者有關“你在給孩子進行教育投資的同時,是否也為自己制訂了學習計劃并正付諸實施”的提問,有接近六成的職工表示自己目前“沒有學習計劃”或“有計劃,但沒有時間精力實施”。雖然結婚生子養娃及工作會將個人時間嚴重擠壓,但只要合理規劃各項事務,自己事業發展及能力提升未必是難事。
職場人“左手事業右手育兒”之累雖難以避免,但也并非難以紓解。當然,對于家人而言也應多些彼此扶持。畢竟,養娃育娃并不是某一個家長的責任,父母齊心協力最為重要。而親子關系輔導、家長情緒管理等方面的資源與服務,也是社會需要彌補的短板。故此,紓解職場人“左手事業右手育兒”之累離不開全社會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