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發布“山寨”版的“葉圣陶杯”競賽只要交萬余元就可保證獲獎的消息。記者調查發現,網上確實存在兩個包含“葉圣陶杯”字樣的賽事。其中一個名為“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出現在教育部公布的競賽白名單中;另一個名為“葉圣陶杯”華人青少年作文大賽系列賽事,并沒有出現在任何競賽白名單中,因而是不折不扣的“山寨賽事”。
兩年前,教育部發布教育競賽白名單,義務教育“四大杯賽”全部退出,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如此嚴格管理之下,“山寨賽事”為何仍可大行其道?這是不少人心中的一大問號。根據賽事白名單制度,識別“山寨賽事”并非難事。實施白名單制度的底層邏輯是,由監管部門發布白名單,為學生和家長提供識別真偽的依據,由此淘汰掉那些不正規、沒有合法資質的競賽。不過,從“山寨”版“葉圣陶杯”大行其道可以發現,這一制度設計遭遇挑戰。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這些“山寨競賽”,搞的并不是真競賽,而是以競賽為名騙取錢財,利用的正是一些家長盲目追捧競賽,明知競賽是假的也會花錢買獎的功利思維和虛榮心態。“山寨競賽”在某種程度上與“騙子大學”情形類似,后者根本就沒有辦學,而是搞一個虛假大學網站行騙,兜售的是假文憑。要鏟除虛假大學,當然不能依靠監管部門取締本來就沒有的虛假大學,而是要根據虛假大學的詐騙實質、通過司法途徑進行懲處和治理。治理“山寨競賽”也應同理。據媒體報道,對于年復一年出現的“山寨競賽”,正規競賽組織方也十分困擾,但除了發文澄清之外并無有力的應對之法,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也效果不佳。如果“山寨賽事”還有組織機構,還可找到明確的起訴對象;而如果“山寨賽事”搞的就是賣獎運作,僅靠正規賽事組織方維權,根本就是無從下手。
明明沒有進入白名單的競賽竟然也能有生存空間,有人將其歸因于家長不知情、被忽悠。但是,如果一個賽事宣稱只要交錢就可保證獲得一等獎、大獎,那么這絕對不是什么正規比賽。這難道不是常識嗎?“山寨競賽”之所以有生存空間,還是因為功利、虛榮支撐起了不小的市場需求。然而現實是,競賽或證書與升學已脫鉤,家長執著于用獲獎來炫耀、“曬娃”,非但無助于升學,還將對孩子的成長構成誤導。從具體行為看,有具體經營機構、只要交錢報名參加競賽就可獲獎的“山寨賽事”,有非法經營、破壞正常市場秩序之嫌;而沒有具體賽事活動、報名者只要交錢就給獎的賽事,則有欺詐之嫌。司法機關可根據相關線索采取行動,斬斷“山寨競賽”背后的利益鏈。
家長要理性對待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發展,不要盲目追逐競賽。與此同時,有關行政監管與司法部門也要共同發力,引導家長回歸理性,徹底鏟除“山寨競賽”的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