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民購買百萬醫療保險只獲得50多元賠付已發熱議。根據銀保監會今年年初下發的《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一大批百萬醫療險將于五一前下架。(4月20日中國消費者報)
隨著人們風險意識的增強,商業保險越來越重要。比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被認為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而從之前的試點看,市場反映卻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存在不方便參與、流程繁瑣、計算復雜等問題。這還是國家高度重視,監管最嚴的保險,就不用一些保險產品核保理賠不規范,存在核保“空心化”、理賠“核?;?rdquo;現象,像“短險長做”,一旦賠付率超過預期就停售產品,侵害保險消費者利益。
此次《通知》明確表示,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向個人銷售的保險期間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短期健康險在快速發展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新規重在打擊銷售誤導,強化信息披露,統一經營規則,保護消費者權益。
那么,保險公司能否嚴格遵守新規?從以往的經驗看并不樂觀。記者注意到,在險企公布的2018年至2020年停售產品和有效保單信息中,有的停售產品賣出了近十萬件。有些一年期百萬醫療險,為了讓客戶放心,在宣傳頁面會寫上“自動續保”的字樣,這樣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它能夠一直續保。其實這類產品有可能賣兩三年后就停售了,并不能長期續保。這時消費者就要重新投保,甚至因為身體狀況變差,無法再買到醫療險。
這就需要加大監管力度,督促各保險公司公布停售名單,嚴禁將這類保險當成長期健康險銷售。比如,中國太平保險已經把要下架的醫療險產品和轉保方案整理公示出來。所有涉及這類保險的公司都應該這樣公示出來,而對于不用下架還可以續保的,必須明確注明:本產品保險期間為一年(或不超過一年),保險期間屆滿,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險公司申請投保本產品,交納保險費,并獲得新的保險合同。
同時,監管部門還要督促保險公司貼近需求進行創新,保險合同要刪繁就簡,讓老農民也能看明白。一方面多做些買保險的常識普及,一方面對保險公司的違法行為嚴懲不貸。司法部門也要多些案例普法,讓老百姓能放心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