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超售”“訂金和定金”…“五一”假期來臨,出游消費時要避開哪些“坑”?4月28日,中消協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之不良營銷手法專題分析》,指出“假”促銷虛優惠、混淆計量耍手段、超售套券難兌換、砍價集贊拉人頭等十項不良營銷手段,為明明白白消費支招。(4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
每逢“五一”、“十一”等黃金周,各地都會迎來一波消費高潮,同時也是消費欺詐、消費糾紛高發時段。在今年“五一”假期來臨之際,中消協發布商家不良營銷手法專題分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提前給消費者打“預防針”。
中消協點名的十項不良營銷手段,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比如,有的網購平臺宣傳“買三單確認收貨后金額全免”,很容易讓人理解為返現金,實際上平臺只是給了相應金額的優惠券,消費者想要享受優惠還得再消費。再比如,一些餐飲、酒店等經營者為了回籠資金低價超售團購券、套餐券、住房券等,看起來很劃算,但由于預留的兌換名額很少,消費者多次嘗試仍無法預約兌換。這些套路被抽絲剝繭地展現開來,不禁讓商家臉紅心跳,讓消費者倒吸涼氣。
契約精神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基礎,是最基本的商業精神和最低限度的商業道德?!断M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不良營銷有悖契約精神,既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何避開不良營銷的“坑”,需要商家、消費者和監管部門合力而為,相向而行。
商家不“挖坑”。誠然,玩套路能夠給商家帶來一時的蠅頭小利,卻無異于飲鴆止渴,最終要付出慘痛代價。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給予消費者三倍賠償。更重要的是,不良營銷嚴重透支了商家的信譽和口碑,在消費者的口口相傳中,負面效應進一步放大。從某種意義上講,給消費者“挖坑”,就是商家在給自己“挖坑”。對此,商家必須深刻反思,堅守契約精神,依法誠信經營,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消費者少“入坑”。消費者在消費時,一定要冷靜理性,多留個心眼。尤其在面對“0元購”“0元學”“高額返現”“全額免單”等優惠活動時,必須擦亮眼睛,了解清楚活動時間、活動范圍、活動規則、限制條件等。畢竟,商家不會做賠本生意,“餡餅”背后往往隱藏著“陷阱”。參加活動過程中,還要注意留存證據,保存規則說明、促銷截圖、溝通記錄、交易憑證等,便于后期發生糾紛時維權。
監管部門多“填坑”。眼下,促銷手段花樣頻出,規則越來越復雜,套路也越來越深,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新形勢新問題的分析研判,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及時制止和查處不良營銷行為。對于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商家來說,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有關部門還要責令其改正,給予警告、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在此基礎上,通過總結執法經驗,適時發布消費提醒,戳穿商家的慣用伎倆,提高消費者的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