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白如絲的四川中江掛面,傳承千年手工味道,被稱為“餐桌上的非遺”。近日,一批價值2萬美元的中江掛面在德陽海關監管下順利發運美國,標志著中江掛面直接出口實現零的突破。這批掛面將進入洛杉磯的沃爾瑪、家樂福、大華等商超售賣,在國外價格已經賣到120元/斤。
當今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漂洋過海的面條”說到底是經濟全球化的一種產物。經濟全球化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讓一些傳承非遺技藝的手藝人 “勞動更有價值、勞動者更有尊嚴” 。“漂洋過海的面條”實現“零的突破”,猶如一面鏡子,提醒和啟示人們:只要商品品質足夠好,不怕沒有“識貨”的買家;哪怕遠隔千山萬水,好東西依然會有市場。
制作面條看似簡單,要把面條做成精品卻并非易事。在“中國面條第一村” 中江縣東北鎮覺慧村,家家戶戶以制作面條為生。采用村里的地下井水,選用優質冬小麥,把握好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面條制作的最佳時節;歷經和面、盤條、發酵、抻大條、抻小條、上竹、撲粉、曬面等18道大工序和70道小工序,一架面從取水和面到切面打包完成,一般需要18-24小時。中江掛面好吃,背后卻有著手藝人的艱辛付出和價值堅守。
在“機器換人”如火如荼的當下,機器生產面條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導致不少地方的手藝人被迫轉行、另謀生計。歷史悠久的中江掛面不僅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加持,也得益于消費者對傳統手工制作的認同與偏愛。聲名在外的中江掛面比普通面條更有銷路,這也是中江掛面得以薪火相傳的重要原因。
中江掛面一度也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壓力,存在著“老人干不動,年輕人不愿意學”的困境。一方面,起早摸黑、日復一日單調乏味又辛苦的工作,很少有年輕人吃得消;另一方面,“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導致不少年輕人不愿意子承父業,不愿意像祖輩、父輩那樣成為手藝人。他們寧可去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從事家庭作坊式的面條生產。
打破“非遺后繼無人”,關鍵在于讓非遺先“活”起來再“火”起來。在一個開放、流動的時代里,走出國門,融入電商的時代浪潮,推廣非遺文化旅游新模式、讓制作面條的傳統技藝可觀賞可體驗……只有讓非遺產品給手藝人帶來更多的激勵和回報,才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非遺傳承。
幫助中江掛面等農副產品實現出口零的突破,不僅有助于發展地方經濟,也有助于激活鄉村活力。當制作面條能夠給村民們帶來更美好生活的時候,自然會有更多年輕人選擇接過祖輩、父輩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