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或畢業于國內外知名院校,學歷高、收入高、家庭好、工作穩定……這是大多數“高學歷限定”相親平臺的嘉賓畫像。常春藤優先、211乃至985成為最低門檻,在“高端限定”的相親局里,人們更容易收獲愛情嗎?(5月16日《半月談》)
不同的人們具有不同的“意義之網”,也有著不同的擇偶標準。體制內相親群、同戶籍相親群、“985相親圈”……相親圈層化、精準化,成為一些年輕人及其父母的一種利益訴求。為了達到目標,人們熱衷設定各類門檻來實現“去粗取精”,在精心圈定的圈子里挑選相親對象,避免“漫天撒網”。
“985相親圈”追求的是一種門當戶對的階層內婚戀,它表面上是限定相親對象的學歷,實際上卻隱伏著精打細算。雖然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化階段過渡到大眾化、普及化階段,但能夠考上985院校的確屬百里挑一;在就業市場,985院校畢業生更受青睞,更能找到含金量高的好工作,未來可期。而那些畢業于常春藤名校的相親對象,大都不僅有著光鮮的學歷,還有著不錯的家境,自然是受歡迎的“香餑餑”。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一些人存在著婚戀焦慮;找一個擁有常春藤、985名校學歷出身的知識精英,能夠給他們一定的安全感。在文化資本轉化為財富資本和社會資本不斷加速的今天,不少知識精英過上了有品質的美好生活;這一切,都加速了婚戀圈層化,“985相親圈”只是一個縮影。
然而,用學歷篩人固然簡單快捷,卻難免會“失準”。不論是本碩都畢業于國內頂尖名校,但有可能會是沉湎于玩游戲的“巨嬰男”;從海外名校學成歸國的“寒門驕子”、眾人眼中的“學術新星”幕后卻是“家暴男”。在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學歷高的人,他們看上去是理想的相親對象,進入婚姻之后卻被對方發現在性格、品質、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問題和缺陷,最終導致家庭矛盾沖突不斷,婚姻解體。
在婚戀一事上,學歷是一個參考因素,卻不能讓學歷“一俊遮百丑”。學歷出身好只意味著相親對象在某一領域取得了成功,并不意味著他一定就是理想的婚戀對象。如果陷入了“唯學歷”的窠臼之中,很可能自食其果。“985相親圈”打著愛情名義精打細算,可能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婚戀并非簡單、冰冷的計算,而是會融入情緒情感、價值觀、生活方式、原生家庭等復雜因素。在一個盛行印象管理的時代里,看上去充滿吸引力和誘惑力的相親對象,或許并沒有那么美好。“985相親圈”簡單粗暴地用學歷標簽將相親對象進行區分,在婚戀中會錯過不少機會;更為關鍵的是,對相親對象需要多元綜合評價,“唯學歷”很可能一葉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