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北京市文物局承辦,北京博物館學會、首都博物館、北京市內相關博物館聯合協辦的2021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首都博物館舉行。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5月18日新華網)
博物館作為收藏、研究、展示、傳播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的公共文化機構,承擔著實證闡釋歷史、引導價值取向、培育審美情趣的重大責任。由于其是非營利性質機構,所以對公眾是免費開放,力求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文化等社會公共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社會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的博物館建設與對外開放程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不再是“門前冷落鞍馬稀”“養在深閨人未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全國各類博物館在場館設施建設、藏品保護研究、陳列展示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如北京,目前備案博物館已19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達18家。未來,北京將成為一座“博物館之城”。
同時,全國博物館數量和游覽人次均不斷上升。正如網友所說:曾幾何時,那些藏身于博物館中的名貴文物、藏品,似乎與大眾之間總有著一塊冰冷的隔閡。但現在,博物館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中,逐步改變在人們心中的固有印象,以更親民、更鮮活的姿態,生動講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滿足人們對文化產品的深層次追求。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既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新時期,如何讓博物館更好地服務百姓呢?關鍵就是要讓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
這就需要廣大文物工作者加強研究,深入挖掘文物本身的故事、文物所屬歷史階段的故事,充分把文物承載的文化力量釋放出來,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這就需要博物館利用數字等現代科學技術,讓更多的文物走出庫房、走上展線。通過不斷優化傳播內容、豐富傳播渠道,充分發揮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作用,讓博物館成為百姓心靈的棲息地,成為精神文化的支撐點。并通過加強觀眾與文物互動,使古老文物在新時期煥發新的活力。
這就需要博物館順應時代潮流,轉變觀念,提升服務意識。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大力推動博物館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新鮮營養的文化大餐不斷呈現給公眾,讓文物走出博物館來到公眾身邊,把廣博的文化資源分享給公眾,真正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總之,博物館在凸顯人文歷史價值、彰顯中國傳統文化光彩以及大眾教育上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在推進民族復興道路上,我們要多措并舉,通過新技術、新媒體的應用、新文創的開發和多樣化的運營力求讓博物館發揮更大的作用,既讓更多的老百姓愿意走進博物館,也讓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好地走進百姓,更多地服務百姓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