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年高考不到10天,一位網友回顧了被媽媽篡改高考志愿的經歷,“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該原諒嗎”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十年過去了,發帖網友依然耿耿于懷,回頭看媽媽當年“更長遠、更正確”的選擇,現在也沒有“幡然醒悟”。家長篡改孩子高考志愿是否具有普遍性要畫個問號,但要看到,話題熱度背后是網友對選擇權的期待——家長和孩子意見沖突時,由誰來做決定?
家長看中選擇結果,孩子在意選擇自主權,這是雙方差異。尤其是參加高考的孩子通常已經成年,愈發關注自身獨立性,不希望父母越俎代庖事事替自己做決定。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不利于自我形成,還可能導致孩子自卑、依賴性強,家長的控制會滋生孩子逆反心理,好比一個彈簧,壓得越緊、彈得越高。
越是重要關頭,這種差異和沖突就會體現得越明顯,志愿填報只是家長在緊要關頭為孩子裁度的一個側面,篡改也只是諸多強制手段中的一種。意見不同時,家長確實有能力替孩子做決定,同時也要準備好為親子關系埋下“地雷”。自己選擇的專業遇到困難時,“跪著也要走完”,如果是家長篡改、逼迫選的學?;驅I,就會萌生抱怨,考試失利時、工作難找時,甚至第一節早課缺乏起床動力時、食堂不好吃時……然而,親密關系的損耗真的可以換來孩子的光明前途?
人的一生要經歷不同的選擇,無數的選擇加起來決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家長可以一次兩次通過強制手段幫助孩子做出正確選擇,繞過他們曾經走過的彎路,且不說強制手段能不能次次得逞,家長總不可能一輩子守護在孩子身邊,總有一天他們需要自己選擇。沒有試錯就沒有成長,加上人生階段越往后試錯成本越高,該踩的坑、該摔的跤一個都不會落下。更何況誰又能保證好心就不會辦壞事呢?
曾經有個小朋友和我說,他不喜歡站著和他說話的大人,尤其是那人“又長又寬”、聲音很大、站得很近的時候,就好像怪獸,所以他會跑遠一點。他想說的應該是壓迫感,這也傳遞了一個啟示,要交流,首先要有平等姿態。孩子也知道父母吃過的鹽比自己吃過的飯還多,面臨選擇時也希望聽到建設性意見,難就難在好好說話,家長并非只有強制手段可以影響孩子選擇。
都是為了孩子好,家長和孩子何至于站到對立面?這個討論的價值在于,提示我們看到代際差異,尊重理解不同想法。一個很有名的電視劇中有兩個“名場面”:女兒婚禮前為爸爸買了雙新皮鞋,以為鞋子大小正好,婚禮上卻發現鞋跟墊了很多紙。另一幕是,二女兒向爸爸哭訴在家里一直被遺忘,后來爸爸向她道歉“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希望你體諒”。所有的抱怨與不滿,都會在類似某個契機中和解,只要走進對方生活,可能會獲得不同視角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