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施行,為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貫徹實施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撐。
無論是鄉村振興、創新驅動等聚焦某一方面的重點工作部署,還是推動西部大開發、長三角一體化等區域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往往體現了對這方面工作的高度重視,及其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項重大全局性、歷史性任務。值得注意的是,較之其他重大國家戰略,像鄉村振興促進法這樣通過專門立法推進的,似乎并不多見。這實際上也從一個側面更加凸顯了“三農”工作關乎全局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立法層面的具體體現。
可能有人會提出,關于農業、農村等具體工作,目前已有一些相關立法或在其他法律規定中有相關體現。綜合來看,鄉村振興促進法在注重現有涉農法律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總結地方創造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經驗,突出了“促進”功能。作為一部綜合性法律,其緊扣“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建設、城鄉融合等方面作出全方位規范,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一攬子指引。同時,其結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堅持好農村基本制度、保護好農民利益、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等重點,強化立法保障,將解決好相關問題納入法治軌道。
法律的約束是剛性的。因此,鄉村振興促進法的另一個突出意義在于,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制度支撐。通過把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包括鄉村振興的任務、目標、要求和原則等,轉化為法律規范,把“政策語言”轉化為“法律語言”,有助于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得到落實,確保各地不松懈、不變調、不走樣,引導人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促進鄉村振興。
徒法不足以自行。隨著鄉村振興促進法的施行,更好發揮其指引作用、實現立法意圖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各地各相關部門在推動其落地上下功夫,切實做好法律的貫徹落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