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迷離、頭發蓬松,手提大容量瓶裝水和幾個饅頭……最近,韋東奕因“質樸形象”意外走紅。有人質疑韋東奕外貌,甚至冠以“北大最丑數學老師”噱頭;也有人因其學術成績把他稱為“韋神”。
第49屆、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滿分、金牌第一名;保研北大后8年完成本碩博全部課程;創立“韋東奕不等式”“韋方法”……韋東奕被稱為“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北大數學系)中的“首席掃地僧”。
事跡傳出后,不難看到這樣的高贊評論,“天才的模樣凡人絕無法理解”,似乎天才既是擅長某個領域的“癡人”,也必定是缺乏某種能力的“怪人”。從品評外貌一個極端,滑向刻板印象另一個極端。這讓人想起張九慶《自牛頓以來的科學家》中的相關描述:“當數學家犯了常識性錯誤時(比如走路撞墻、洗衣服用味精),人們給予的往往是表揚而不是批評……”這種怪異的看法和刻板的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
近年來,屢屢有一些“學術大牛”不是因為重大學術突破出圈,而是以“掃地僧式反差”廣為人知。比如,遙感領域泰斗級專家李小文因身穿素衣、腳蹬布鞋火爆網絡,著名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劉先林因穿著舊皮鞋、坐在高鐵二等座上修改文件成為網紅。某種程度上這是輿論追求反差的結果,反差越大,越能吊人胃口。
但是,熱度過后公眾注意力很快會轉移到層出不窮的新熱點上,彼時再問這些“大牛”到底牛在哪里,似乎只剩下“就是很牛”的模糊印象;另一方面,這種流水式關注對潛心研究的學者來說,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負擔。因此,這種關注是很廉價的。
的確,我們再怎么贊嘆韋東奕的數學天賦,自己的數學興趣和思維能力也不會提高;將“簞食瓢飲”看作追求純粹的學術精神,普通人也難以復制。我們真正在意并且能夠記住的,是韋東奕呈現的“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狀態。
在“內卷”“躺平”成為熱詞的當下,這種狀態意味著一種減少焦慮的方式:萬物之中,希望至美。有了真正熱愛的東西,就不會在原地彷徨。對韋東奕來說,數學是他的期待;對其他人來說,這個期待可能是文學、音樂等。不被外界裹挾,沉下心來鉆研自己擅長的領域,在專注中獲得快樂,這或許是韋東奕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