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市一所鄉村小學校長,在女廁所投放衛生巾,引發熱議。“學校很低調,沒有在盒子上寫任何字,也沒宣傳過。”那些有需求而且已經發現這個秘密的女生,忘記帶衛生巾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地取來用。想到這件“媽媽沒想到的事”的,正是學校的校長,還是個男的。(6月9日《錢江晚報》)
那些條件好、名氣大的城市小學沒有做到的事情,一所鄉村小學卻做到了,顯然不是因為學校“不差錢”,而是因為學校踐行“愛的教育”,懂得對學生“溫柔相待”。勿以善小而不為,不忽略和漠視小眾需求,不僅滿足了農村女孩的特殊需求,也在無形之中開展了性教育。
這是一種尷尬的現實,這也是一種糾結的處境。小學高年級女生進入青春發育期后,有使用衛生巾的需求;由于不少女生父母外出務工、由爺爺奶奶“隔代寄養”,導致性教育處于一種空白地帶。如果是女班主任,一些女生還可以表達利益訴求;如果是男主任,部分女生只能壓抑和委屈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邊緣化境地。
不論是給留守兒童過集體生日,還是改造廁所保護隱私、增加女廁坑位,抑或是給女廁投放衛生巾,鄉村孩子并不卑微,他們的權利與尊嚴同樣需要呵護。只不過,改善鄉村孩子的生存生態,有一個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過程,從吃上有品質的營養餐到補齊音體美教育的短板再到關注差異化需求、個性化發展,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只要為了孩子好,學校就努力去做”,簡單樸素的話語,生動詮釋了“愛是教育的本源”。一些農村孩子家庭經濟困難也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缺乏生理健康意識也罷,給女廁投放的衛生巾屬于一種公共資源,難道就不怕陷入“公地悲劇”?只要能夠切實地裨益孩子們,哪怕帶幾片回家也沒有關系。只要覺得對、只要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就勇敢去做,當工具理性讓位價值理性,一些事情或許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提出:“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鄉村小學女廁投放衛生巾”的小小善意,或許能夠產生巨大的作用。
每一個學校,都是一堆火;每一個老師,都是一盞燈。對于許多農村孩子來說,鄉村學校發散出來的光芒,不僅讓人溫暖,也讓人踏實,更讓人充滿希望與憧憬。正如愛爾蘭詩人葉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那些默默播種的好老師在孩子們心中點燃一把火,照亮和溫暖他們前進的道路。“鄉村小學女廁投放衛生巾”看似只是細節,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卻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