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如今買片仔癀也和買茅臺一樣,不僅貴,還“限購”,如在線下購買,顧客掃碼填寫身份證、居住地址、手機號碼等信息,并稱一次只能一人進店購買,且每人限購2粒。在電商平臺上,590元一顆的片仔癀也難覓蹤影,不少商家售賣的片仔癀單粒價格在900元至1600元不等,最高的較門店價格貴2倍有余。
據介紹,片仔癀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熱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癰疽疔瘡,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及各種炎癥。片仔癀總部銷售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沒有限購政策。片仔癀體驗館福建省福州市茶亭店店員稱,“其實并非我們限購,而是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炒作現象,導致溢價很高……我們才出此下策,在門店設置憑借處方和身份證買一粒的規則,就成了大家口中的‘限購’。”
片仔癀成了醫藥“奢侈品”,與其成分有較大關系,如其中含有牛黃、麝香、三七、蛇膽。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片仔癀是“獨此一家”,就像茅臺酒也是“獨此一家”,產品具備稀缺性、獨特性,這給產品炒作提供了條件。
問題在于:不管是炒藥品,還是炒酒,抑或炒其他的商品,損害的是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尤其片仔癀是藥品,藥品的生產流通要體現公益性,片仔癀供不應求,像茅臺一樣具有了投資的金融屬性,越炒越高、越高越炒,有違藥品的公益性,也有失藥品銷售應有的誠信。
對于這樣的藥品炒作,不能只靠市場調節,需要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如要督促藥企誠信經營,不要通過炒作藥品攪亂市場,一再收割消費者的“智商稅”。藥企要履行好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不能唯利是圖。對于消費者來說,也要遏制非理性消費沖動,不要認為“貴的就是好的”,“一藥難求”的就是對的,要理性消費,避免被人“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