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工作強度、工作壓力不斷加大,因此引發疾病并導致傷殘、死亡的現象屢屢發生,如果僅以死亡與否、搶救時間作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判斷標準,難免被質疑有失公平,還有可能發生倫理風險。今年5月,多起職工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經搶救超過48小時后死亡被認定為工傷的案例引起社會熱議。(6月22日《法治日報》)
根據現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只有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如此“48小時時限”,讓一部分搶救超過48小時的死亡職工,無法獲得工傷認定,讓他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顯然有失公允。筆者認為,工傷認定不該局限于“48小時時限”,應當破除缺乏人性化的機械化認定模式,按照工傷的實際性質進行工傷認定,才是充分保障因工傷亡職工的合法利益。
視同工傷“48小時時限”的規定,近年來備受爭議。特別是擔心超過48小時無法認定工傷,少數職工家屬會選擇提前放棄治療或搶救,將陷入倫理困境,也有一些殘忍。機械化認定工傷,缺乏人性化不說,于情于理都難顯公平。今年5月,多起職工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經搶救超過48小時后死亡被認定為工傷的案例,可以說是對“48小時時限”個案的糾偏。
工傷認定“48小時時限”問題亟須解決。針對超過“48小時”的工傷認定,不能靠一個個的個案來糾偏。這樣,很難有一個公正的標準,人為界定也容易引發糾紛。隨著科技信息技術日益發達,遠程辦公將成為常態,人們的工作方式、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突破《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作地點范疇,如果該條例不進行修訂和完善,依然機械化地按照“老規矩”進行工傷認定,顯然已不合時宜,越來越多的職工將被排除在工傷之外,也有違工傷保險的立法宗旨。因此,與時俱進修訂和完善相關法規,制定統一的認定標準,就非常有必要。
有專家建議,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因為工作原因直接導致疾病發作死亡或者經搶救無效死亡、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認定為“視同工傷”。這樣,既可以避免發生倫理風險,也可適當地減少與工作無關的突發疾病而被認定為視同工傷的情況,從而減少工傷保險的負擔。
其實,工傷認定不應該在搶救時間的長短上“做文章”,應當以“工作原因”為關鍵要素,實行“工作原因”推定原則,“萬變不離其宗”,不論搶救時間有多長,只要職工確確實實是因為“工作原因”而導致的傷亡,都應該認定為工傷,從而真正體現工傷認定的公平公正性。
工傷認定,事關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工傷保險法規亟待與時俱進修訂和完善,盡快制定更加合理、公平的認定標準。在工傷保險條例尚未修訂和完善的情況下,各地人社等部門不要再糾結于“48小時時限”,當從保障職工合法勞動權益角度考量,在實踐中多一些人性化溫情,能夠特事特辦,讓符合工傷認定條件的職工,都能及時享受到工傷保險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