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越城區斗門街道東堰村,這幾天沒了以前的平靜,有許多媒體記者帶著各式各樣的器材,打聽一位叫位光明的租客。位光明,48歲,安徽靈璧縣人,2002年來到紹興,一直以收廢品為業。但在抖音和Artand等線上藝術品社交電商平臺上,他還有一個身份——“陋室油畫師”。拾荒者和油畫師,巨大的身份反差讓他在網絡上迅速躥紅。(6月23日《錢江晚報》)
蕓蕓眾生中,能創作出一幅好油畫的人不在少數。然而“陋室油畫師”卻在不經意間走紅網絡。有人可能會說,在這個盛行符號互動的時代,人們喜歡獵奇,各類社交媒體需要點擊,大家聯手制造了這個身份反差的網紅。既是拾荒者又是油畫師,這兩個不同的身份,的確很難把它們聯系在一起。但在位光明的身上,這兩個身份已經共存了5年。
“陋室油畫師”走紅源于堅守夢想,在于不平凡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2016年,位光明承包回收的一家塑料廠的人事經理,發現了他的繪畫“潛質”,并點燃了他心里從未熄滅的夢想。不到15平方米的小屋里,記錄下了他的努力,顏色配比法、調色口訣、畫家的手法特點……到去年,付出終于有了回報。他把第一次訂單截圖傳到抖音號,一夜之間粉絲就漲了2000多人。訂單也隨之而來,從開始每個月的三五個,到現在的上百個。
網友贊他是“精神世界的富人”,是現實版“陋室銘”。但面對網上雪片般飄來的贊譽,位光明始終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對自己的定位,他認為最多就是初中到高中的水平,還稱不上畫家,收廢品仍是支撐畫畫的保障。對未來,他的期待做一位職業畫家。
也許“陋室油畫師”會很快被人們淡忘,但他所展示的藝術夢想和精神追求,不會轉瞬即逝,而這恰恰是人們所要珍視的。沒有夢想和精神追求的生活,無疑是枯燥的。生活越發同質同構,社會難免變得扁平。鞍山、上海、廣州,磚廠、水泥廠、碼頭、貨運站,挑擔掉進過河里,露宿公園被人偷過行李錢包,位光明嘗盡生活之苦,卻一直沒熄滅心里的夢。白天收廢品,晚上畫油畫,“陋室油畫師”見證了一個普通人不平凡的精神追求。
人不能沒有夢想和追求,不能僅僅為了生活而奔波,“活著就要做點和吃飯無關的事,滿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在新時代,每個普通人都有追求夢想和精神欲望的權力。諸如守山大叔的本色詩朗誦、泥巴哥的手藝人夢想、曳步舞夫妻在勞動中得到快樂……他們既代表了個人,也象征了一群人,這些普通人在網上爆紅的故事,如今已不在少數。
沒有哪一段路程是一帆風順,沒有哪一個夢想會輕松實現。“陋室油畫師”的故事再次提醒與啟發人們:夢想有大有小、有長有短,不管置身什么環境,也不管年齡有多大,只要堅守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就能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就能讓自己的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