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夫山泉因一款桃味氣泡水廣告包含“福島縣產”等字樣,陷入輿論漩渦。6月27日,農夫山泉否認產品原料來自日本福島,浙江建德市監局也發布通報,稱該產品原料無從日本福島縣采購的情況。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包括我國在內,許多國家明確禁止從福島核泄漏地區進口食品、農產品。當人們看到廣告中寫得清清楚楚的“福島縣產”,難免往核污染危害上聯想??杉热徊皇钱a自福島,那就是在打虛假廣告咯?
面對公眾合理懷疑,農夫山泉的回應蒼白無力。第一點說產品標簽標示符合法律規定。標簽是標簽,廣告是廣告,后者受到質疑時強調前者合規,我們通常稱之為偷換概念。第二點說到重點,該產品和福島拂曉桃的關系,是“研發人員創制了類似拂曉桃風味的產品,與拂曉桃產地沒有關聯”。試問,按正常人一般理解,廣告說“某某地區產”,是在表明原料產地,還是想要表達“依照原產于某某地的農產品風味創制了類似味道的產品”?如果和產地沒有關聯,當初又為何在廣告里大加宣傳?第三點倒打一耙,要求媒體平臺和賬號立即刪除傷害其名譽的內容。
拒不認錯,欲蓋彌彰。避開了違規進口原料之“重”,難道進行虛假宣傳的責任就“輕”嗎?近年來,廣告宣傳翻車案例比比皆是。2019年,有知名家電企業宣稱其電飯煲讓“三高”群體敞開吃飯血糖不升高;今年4月,因為在產品宣傳中大打“0糖”擦邊球,元氣森林公開道歉??v觀這些事件,商家無一例外都是在大力宣傳的賣點上翻車。
廣告是營銷手段,突出與眾不同的賣點是常見手法。但如果夸大其詞,或含糊其辭,采取種種手段故意引起消費者誤解使其購買,便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多項權益,有可能觸犯相關法律。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都含有對虛假宣傳行為的處罰規定。自然,也會導致企業形象受損。公眾怎么看待一個品牌,不是誰空口無憑就可以影響,也不是誰氣急敗壞就能扭轉的。
廣告宣傳固然重要,前提是要貨真價實。無論怎么宣傳,最后都要依靠產品來贏得消費者口碑。如果味道欠佳,任憑你是哪里的桃子,只會讓人感覺上當受騙不會再買。德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堪稱全球最嚴,一些企業將廣告做得像產品說明書,產品行銷全球靠的不是廣告,而是質量。這個簡單的道理商家未必不明白,之所以不愿踐行,是出于什么原因呢?(篤 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