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湖北荊州,一名3歲左右的小女孩被卡在三樓窗戶防盜網的縫隙里。小女孩的哭聲傳來時,李婷正在家住事發小區的朋友家里玩。
李婷今年31歲,與丈夫一同養育了三個孩子。六年前,她辭去工作,成為一位“全職媽媽”。她說,也許是因為日夜與孩子打交道,她對孩子的哭聲格外敏感。
匆忙跑出門、下樓,李婷看到小女孩兩條腿懸空著,小小的身體搖搖晃晃。來不及細想,她抓著防盜窗爬了上去,嘗試把小女孩推回窗戶里。她前肢彎曲,手掌扒在一塊鐵皮上,鐵皮光滑,又缺乏支撐點,試了幾次后李婷很快意識到,自己發不了力,還很容易掉下去。
為了幫助小女孩減輕痛苦,李婷趴在鐵皮上,頭頂著墻壁,讓小女孩的腳踩上自己的肩頭。她輕聲安慰著小女孩:“不要哭,堅強一點。踩在阿姨的身上,不要亂動。”很快,兩名男子也上來幫忙,小女孩得救了。
下來后李婷才覺得后怕,她的兩只手上被劃了幾道口子,右臂胳膊肘淤青了,兩條腿一直抖。她把傷口拍下來發給閨蜜,告訴她“這是最美的傷痕。”
有關小孩在樓上墜落被“最美托舉”挽救生命的消息常見報端。小孩從樓下即將墜落或者被防盜網夾住,生命處于極度危險之時,見義勇為的英雄市民、群眾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不顧自身危險,爬樓爬窗用力托舉,拯救了小孩。熱心市民上演一幕幕“最美托舉”,危急關頭見精神,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毫無以為,這樣的托舉是最美麗的,是值得大力點贊歌頌的。
但是,我們在贊美英雄的同時也不妨反思一下孩子的安全問題,為什么接三連四發生小孩墜樓事件呢?是小孩子天生頑皮、不懂事,還是我們對小孩的安全防護意識不夠呢?從眾多事件,家長事后反映的情況看,小孩之所以身陷險境,這與家庭的安全防護意識不強密切相關。具體表現為家居設計沒有考慮小孩的安全防護,如陽臺容易攀爬、電源插頭過低、危險物品放置不合理等等,這些安全隱患的存在,隨時都會引發安全風險,造成對孩子的傷害。還有就是家長或家庭成年成員沒有考慮未成年小孩的心智、心理沒有成熟的情況,過多從自己的角度認識去看安全,對事關孩子的安全問題過于麻痹或疏忽,經常是把小孩放在沙發、地板上任由自己玩耍,或者在家里讓小孩任意活動不加注意,有的甚至外出把小孩鎖在家里就了事,對可能發生安全風險沒有任何防范,缺乏警惕,以致小孩做出了爬陽臺等危險動作也沒有及時發覺、制止,最終釀成危險,有的還出了人命。凡此種種,反映出了不少家庭安全防護意識不強,對孩子安全管理存在麻痹、松懈。而這種安全風險意識淡薄,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孩子墜樓等安全事故,給家庭帶來巨大的傷痛。
安全無小事,這是每一個人健康快樂生活的基礎,也是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的重要內容。從幸福、生命、家庭、社會各個角度來看,確保家人的安全健康都是一件大事。要做到這一點,不但每個家庭成員要有安全生活、工作的意識,還得具體做好家庭安全隱患的清理和防護。特別是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保護,更是家長的責任所在,家長對此當有清醒、正確的認識,負起責任。所以,家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護意識,扎好家庭安全籬笆,絕不能把安全當成是可有可無的小事一樁,而應作為事關生命安全的大事對待。須知,托舉雖美,但有太多的巧合、僥幸因素,指望孩子一有危險時馬上出現托舉等英雄是非常不現實的,做好日常安全防護,才是保護孩子的最好辦法。“最美托舉”少點上演,那是孩子安全得到了很好保護。這才是家庭和社會更要關注和努力去做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