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血燃情諜戰劇《叛逆者》完美收官,該劇自6月7日在CCTV-8、愛奇藝播出后,口碑一路走高,豆瓣評分8.3,成為繼《覺醒年代》《山海情》等之后,又一部高評分、高口碑主旋律電視劇。(7月4日《工人日報》)
主旋律影視劇,過去一向被視為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如今,一部部制作精良、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視劇頻頻出現,收獲了大量關注和點贊。各大院線,《建國大業》、《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等引發觀影熱潮。小熒屏不輸大銀幕,《大江大河》、《覺醒時代》、《山海情》等領跑收視率榜單。
尤為可貴的是,主旋律影視劇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心頭好,而正在成為當下年輕人的“白月光”。集中描寫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創建全過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成為2021年豆瓣評分第二的國產劇,讓不少年輕人追到上癮,優酷站內數據顯示,在該劇發布彈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的占比是全站基準值的1.6倍。
正如《覺醒年代》導演張永新曾說:“年輕觀眾從來不會排斥主旋律,他們排斥的是懸浮的、不接地氣的、粗糙的、不嚴謹的作品。”曲高和寡,并非主旋律影視劇的固有標簽。只要改變一本正經地“說教”,嚴肅、刻板印象,而是選取親和、平民化的視角,主旋律影視劇照樣可以貼近生活、引發共鳴。
塑造有血有肉、可親可感的“人”,是優秀主旋律影視劇走紅的啟示之一。過去,主旋律影視劇塑造的英雄角色總是“完美、高大全、無所不能”,人物形象臉譜化、概念化。如此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英雄人物,只能讓人敬而遠之,愛不起來。如今,主旋律影視劇中的人物開始變得立體鮮活、真實可感。在《覺醒年代》中,陳獨秀在北京籌到了《新青年》雜志的投資后,高興得像個孩子,跑到雪地中打滾;在《山海情》中,麥苗與同鄉遠赴福建打工,在聯誼會上,惦記著家中孩子的秋紅,把一個個氣球放癟后塞進口袋……這些細節讓觀眾看到了“立體的人”,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鮮活性。
主創團隊拍得用心,觀眾才能看得入心,是優秀主旋律影視劇走紅的啟示之二。事實證明,只要是精品,觀眾還是會積極“買賬”?!杜涯嬲摺犯木幾?ldquo;人民文學獎”獲得者畀愚的同名小說,原著小說不僅信息量大,而且有大量留白,行文冷峻克制。導演周游沒有對原著照本宣科,而是帶領團隊花費了近兩年時間重新梳理劇本,盡力做到最好?!队X醒年代》里,魯迅寫完《狂人日記》之后,鏡頭從他的窗口緩緩拉到院子里,可以看到魯迅曾在文章中提到過的棗樹。盡管棗樹的畫面在整部劇中只出現了幾秒,但導演堅持讓劇組從山東買來兩株棗樹,千里迢迢送往橫店,栽種在劇中魯迅的院子里。
優秀主旋律影視劇走紅是一個好現象。一方面,是對唯明星、唯流量的影視制作的糾偏,引導更多創作者和演員沉下心來,回歸藝術本身。另一方面,主流價值觀也正在通過優秀主旋律作品,在年輕觀眾身上得到傳承和弘揚。期待接下來能夠涌現出更多既接地氣又有看點的主旋律影視精品,成為人們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餐”。